阅读记录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东西是真的,那我就起诉他了[1/2页]

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 夜二十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宁帆知道包拯名字说出来会炸,可没想到宝友们的反应完全超乎预料。
      所有弹幕都在询问这是不是真的。
      “千真万确。”
      宁帆点头,说起这东西的来历。
      “包拯为官清廉,有包青天之名,谥号孝肃,从古至今都是大家广为传播的文臣之名。”
      “这东西就是当年包拯当年任职的同僚所赠。”
      “这我知道!”
      宝友们听到开封府忍不住叫起来。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在人间,这一定是包青天任开封府尹时候断案公正廉明,百姓送的。”
      “虽然包公一辈子清廉,可这东西就和万民伞一样,民心所向,包公也不好推辞,是不是?”
      “宁大师,我的分析没错吧?”
      “大错特错。”
      宝友还在高兴,王多鱼的声音已经响起。
      “包拯就没有担任过开封府尹,这是后世文学作品中为了押韵杜撰的。”
      “当年开封府可是京都重地,开封府尹职位掌管开封地区户口、钱粮、司法等重要职责,地位尊崇。”
      “一般情况是皇室宗亲担任,官至一品,而且是下一任的储君。”
      “包拯虽然有名,可是想要但仍这个职位还是有点想的太多。”
      “历史上他真正担任的叫做权知开封府。”
      “意思就是代管开封府,实际是三品职位,而且前后也只有一年时间,也没有太多的案例,想要收获这么一尊獬豸还是有难度。”
      “那这是怎么来的?”
      王多鱼默默不说话。
      这问题超出了他的认知,嘿嘿一笑,什么都不说了。
      宝友们纷纷纳闷。
      没道理刚才都知道,现在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吧?
      “他的确不知道了。”
      宁帆接过话。
      别人不知道王多鱼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他可是很清楚。
      宋真宗时候的宰相王旦是三槐王家人和琅琊王家的关系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掰扯清楚。
      可两家史料和族谱上对的上历史事件可不少。
      这东西,九成是王多鱼在自己族中历史上看到的。
      这些可比一些外面杜撰和推测的史料精准的多,毕竟都是当年的亲历者留下的史料记载。
      世家最早说的就是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
      底蕴不是一两代暴发户可以比得上的。
      接过王多鱼的话题,宁帆思考几秒,缓缓开口。
      “包拯历史原型只是有点黑,可是在民间传言中就变成了头悬月牙,面如黑炭的形象,民间至今还有黑包公的说法。”
      “这尊獬豸和历史上獬豸原型有些区别,头顶尖角是反着的,呈现出月牙状。”
      “北宋有颜家一脉,玉雕冠绝全国,这尊獬豸的独角上有颜氏的家族落款,可放大可以看到。”
      “在现存的颜家历代账簿中还有一条北宋獬豸的雕刻记录,是为赠送包拯雕刻的,工费减半收取。”
      “这几条记录合在一期,足够判定这是包拯的东西了。”
      “那包拯难道就收了?”
      宝友们觉得这个事情不太对劲。
      王多鱼介绍包拯事迹后他们去查了资料。
      包拯当年在端州任职,期间没有拿过一方砚台。
      在当地工作,却连一块文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东西是真的,那我就起诉他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