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卫珠转身,便看到一个一身青衣模样的男子背着手站在那里,他长着一副冷清的眉眼,脸颊却长着有些略微肉肉的娃娃脸,五官俊朗,穿着一身秦国读书人常常穿着的布衣,正在那里瞪着卫珠主仆。
      卫珠轻笑,摇着扇子。
      “古人云,‘窃书不谓偷者也(注1)。在下只是无意路过,却被先生的学问所折服,不知不觉听得入迷了些许。”
      对面的男子被卫珠一番明里暗里不着痕迹的称赞夸得神色微微松了些许。
      “在下眼观公子也是爱才之人,不知公子名讳?在下黎清池。”
      “原来是三岁能颂诗,五岁能作词,十岁才子之名传遍秦国,十五岁诵读天下兵书,智谋堪称天下第一的右相公子黎清池黎大才子。”
      卫珠拱手。
      “失敬失敬。免贵姓朱,单名一个为字,公子唤我小朱便好。”
      黎清池之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虽然其中自有其是秦国右相府嫡出公子的功劳,但是自然他的才学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只是他这一身布衣,在这小巷子里教书,这种行为,真是让卫珠惊诧。
      看来传闻,秦朝右相黎昕作风清廉,黎家世代伺候君王,却作风朴素,并非空穴来风之言了。
      这种做法,不禁让卫珠心里有些微微敬佩。
      位于高位难得,位于高位作风清廉更难得,位于高位多年多代却依旧作风清廉却是真真难上加难了。
      这黎家,能世代招秦朝皇帝重用,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黎清池微微点头,眼里有些许高傲,显然是听多了这种夸奖,但是他嘴上却说。
      “天下第一不敢当,毕竟黎某只是纸上谈兵,比不得战场上的将军,特别是靳大将军。”
      卫珠微微一笑。
      “公子谦虚了,黎相之名早已传遍天下,公子之名亦是。”
      “在下一介布衣,不敢与父亲其名。也烦请公子不要拿我与父亲相提并论,这样只是侮辱了我家老父。”
      黎清池微微皱眉道,他突然抬起头,看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注2),这位小姐,欺骗小生好玩么?这朱为只怕也不是你的真名罢了。”
      卫珠脸色一僵。
      他怎么看出来的?!
      黎清池道。
      “耳上有洞,喉上无结,哪家男子长这样?装扮得再像,假的终究是假的。更何况。在下观姑娘衣着,非富即贵。古语又云,‘女子无才便有德(注3),出门在外抛头露面是穷苦人家姑娘不得不做的事情,姑娘一个好人家的姑娘

070 偷听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