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35.其真求贤邪[2/2页]

鱼不服 天堂放逐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来不管是行刺还是殴打,我注定只能赚到你身上的那一百两银票,再多一文都没有了?”
      “不然?”
      二皇子想了半天,试探着说,“老六不在京城,三皇弟应该被禁卫军看守着,我画张地图你去找他要钱?他还没成亲,积蓄估计比我多。”
      墨鲤:“……”
      陆家这些皇子也未必是兄友弟恭,看这一转眼就把亲兄弟卖掉了。
      皇宫,长乐宫。
      这里是皇城最北端,很久之前是一座行宫,随着历朝历代逐渐扩建皇城,长乐宫最终被囊括进了皇宫之中。
      虽然名义上它属于后宫,但是跟别的宫殿都有一段距离,是座独立的宫室,占地不小。宫殿内还有园子、湖泊,修整得十分精致,宫室规格又高,寻常后妃住不了。于是长乐宫就成了太后、太妃们的居所。
      齐朝目前没有太后,长乐宫并无主人,只在宫殿西面的楼阁里,住了一些年轻貌美的低位妃嫔。反正等到皇帝驾崩之后,宫里的女眷都要搬过来挤在这里,所以也不算坏了规矩。
      从昨日起,宫门就被锁了,禁卫军在外面来来去去。
      待在长乐宫的几个小妃嫔倒是知道皇帝在这里,可是她们出不去,也没法传消息,只能战战兢兢地候着。
      说是妃嫔,这些女子里位秩最高的也才五品。
      齐朝后宫空虚,这样的品级是常态。
      后宫里的女子不像话本里说的那样,动辄争风吃醋,互相坑害。当然这些事都是有的,但她们不是脑子里只有这些,后宫的女子与其说在做妾,不如说是在做官。
      她们有俸禄,有品阶,并不是坐在宫殿里整日只需要装扮自己,再吃吃喝喝等皇帝临幸。内宫里也有许多事务,自上而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要分管的责任,手里什么事都没有的,那是遭了厌弃或是身体太差。
      做官自然就有很多学问了,升迁跟被贬都是常事。
      当后宫没有秩序,妃嫔不必费神管事,就意味着内侍掌握了权柄,分薄了本应是这些女子的权势。
      齐朝很特殊,内侍不在外朝嚣张,而是在内廷。
      原因是宫里不仅没有皇后,连“妃”都只有一位,还是个面团子的性子,没养出一个好儿子,管不了事也不敢管。整日里只做个应声虫,皇帝说的都是对的,皇帝的亲信总管说的也是对的,半点自个的主意都没有。
      这么一来,下面的妃嫔也就没了法子。
      再加上皇帝实在喜怒无常,宫里连个自恃身份敢于说话的女子都没有,内廷愈发像是一潭死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陆璋虽然有打骂妃嫔的恶习,但也不是谁都挨过打,他也不是天天都发狂。
      一年半载才能见到皇帝一次的,通常不知道这件事。
      长乐宫的这几个小妃嫔就不清楚,今日那位年岁最长位阶最高的王才人额头磕破了被内侍宫女抬了出来,她们还以为是王才人惹怒了皇帝,更不肯出来了。
      “还没找到二皇子?”内室里传来一个冷厉的声音。
      “是……”
      “嘉妃呢?”
      内侍低眉顺眼地回报:“奉陛下的旨意,一直押在长乐宫的东侧殿,自昨日哭到现在了,始终无人来救。”
      “逆子!”
      陆璋狠狠地一拍桌面。
      他身形高大,双眉浓密,目光凌厉,有一身的威势。
      做了多年的皇帝,更有一种不容冒犯的凛然气息。
      这个内侍平日里也是威风八面,到了陆璋面前,腿肚子都微微颤抖,强撑着维持恭谨的姿态,低声道:“禁卫军还在外面抓住了东宫的两个内侍,他们一口咬定是出来请太医的,还要等陛下发落。”
      “东宫的事就不要再说了。”陆璋深深皱眉,然后补了一句,“让太医令为太子诊治。”
      内侍躬身应着,正要退出去,又被陆璋叫住了。
      “召两位宰相、以及禁卫军统领,再把三皇子带过来……”
      “陛下?”
      陆璋冷冷地说:“太子既然不成了,就封三皇子为储君罢,不正好如了那些臣子的意愿吗?”
      内侍哪敢接话,低头躬身往后退。
      结果走到一半,差点跟外面进来的另外一个内侍撞上。
      前者瞪了后者一眼,后来的赶紧比了个手势,就埋下了头。
      “怎么了?”陆璋也看到了门口的动静。
      内侍连忙恭声道:“回禀陛下,是王才人没福分。”
      所谓的没福分,自然是不能活着享福了。
      陆璋根本没放在心上,挥了挥手,就让人退下了。
      这位在宫内威风八面的内侍总管,出去之后,悄悄地抹了把汗,板着脸问:“就挨了一脚,人怎么就没了?赶上这当口,不是麻烦吗?”
      “太医说,王才人摔下去的时候,额头恰好砸在了桌角上……”
      跟上来的内侍欲言又止,还得忙着给总管扇风。
      “算了算了,你去请姜宰相、张宰相跟蒋政事,我先请三皇子殿下……哎,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这一番周折,竟是三皇子日后可能登上皇位。不能怠慢了,咱还讨好着。”
      这内侍总管带了人风风火火地赶到三皇子的居所一看。
      不得了,人不见了。
      问谁都不知道,连围在三皇子居所外面的禁卫军都不知道人怎么消失的。
      内侍总管大汗淋漓,急得直跺脚,就差把附近翻了个底朝天。
      最后实在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觉得自己脑袋可能要不保了,苦着脸遇上了派去请几位重臣的内侍。
      “许总管,三殿下呢?”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这茬,内侍总管就火冒三丈。
      偏偏当着几位朝廷重臣的面,他发作不得,只能皮笑肉不笑地说:“几位相公稍等片刻,待老奴禀告陛下。”
      说着抢先一步进了主殿,其他内侍隐约察觉到不对,知趣地把几位重臣请到偏殿之中等候,还上了茶水。
      姜宰相犯了老毛病,腰腿疼痛。
      张宰相正在发愁这场祸事什么时候过去,他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
      两人心不在焉,倒是蒋政事感觉蹊跷,悄悄拽了姜宰相的袖子一下。
      偏殿的角落里隐约有个人影。
      姜宰相顺着蒋政事的目光望去,本能地站起来要喝问,忽然感到眼前一黑,随即失去了意识。
      偏殿里的人,包括奉茶的宫女都昏迷不醒了。
      主殿内,陆璋听到自己近侍恭声禀告的声音,知道两位宰相带着人来了,想来这些人半途折去了文远阁取奏折,这才让他等了许久。
      陆璋并不属意三皇子。
      但太子可以立,也可以废。
      比起脾气拗扭动辄得罪翰林学士的老六,当然是老三更合文臣的意愿。
      老六年纪不算大,掰一掰估计能掰回来。
      陆璋冷淡地想,老六那个不服输的脾气,知道懦弱的老三做了太子,还不气得吐血?就凭储位这个诱饵,就能激得老六视老三为仇敌,也免得老六整天像个奶娃娃那样惦记着母妃,怨怼父皇。
      陆璋根本不把六皇子的那些怨怼放在眼里。
      在他想来,这是六皇子年纪轻不经事,等到吃够了苦头,就会明白权势才是最重要的,而权势掌握在帝王手中。
      ——再怎么不甘不愿,都得跪下来,摆出恭顺的表情,才能得到一切。
      陆璋并不关心自己死了之后的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做皇帝并不自在。
      哪怕自己的儿子恨不得拆了皇陵,当着朝臣跟天下人的面,也要摆出孝子贤孙的模样。历朝历代有哪位皇帝,敢在明面上对逝去的先皇不敬呢?
      陆璋沉着脸看着门口。
      他没见到自己的心腹内侍,也没看到姜宰相等人。
      倒是先看到了三皇子。
      三皇子穿着一身皱巴巴的衣服,头发被风吹得像是鸟窝,满脸惊惧,弓腰驼背的,还差点被门槛绊一跤。
      “什么样子?”陆璋怒喝一声。
      三皇子双腿一软,彻底吓跪了。
      陆璋也在这时感到不对劲,应该进来的内侍没了踪影,外面也没人禀告三皇子等候召见,自己更没有同意,怎么三皇子就出现了?
      陆璋反手拔出佩剑,劈断了屏风挡在面前。
      这时窗户被撞开,又一个人被丢了进来。
      陆璋定睛一看,神情立刻变了。
      二皇子没有摔晕,也不像三皇子那样吓得哆嗦,他落地后翻身而起,抄起一张桌案当盾牌,冲着陆璋就过去了。
      陆璋早年在边关从军,是武将出身,纵然年纪大了外加养尊处优,仍有几分底子在。
      二皇子勉强用桌案挡住了劈下的剑,一脚飞踢过去,却被陆璋踹到了膝弯,痛得大叫一声。
      “孽子!你还敢来?”陆璋怒喝。
      二皇子拽翻椅子,边跑边喊:“本王钱都给了,人呢?青史留名的贤臣,也不能赖账!”

135.其真求贤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