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几乎智能机器人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蚂蚁三型的大制造上,所以地下搜索中的蚂蚁一型进入了无主式的工作模式。
没有高智商的管理和分配地下的蚂蚁只能对现有的基地、通道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这样资源的搜索基本陷入了停歇,而又火车带领的开路部队在进入泰山山脉后又一直没有找到安全的出口,每个新挖的出口都因为被火车判定有可能会有人类经过而从新填埋、废弃。
仅仅七人的智能机器人显然无法满足大规模的搜索,当搜索半径达到极限,机器人们的大部分时间就会用在往返主基地与前进基地之间。
“烈士陵园基地的发展怎么样了,明天。”小风问起基地的负责人。
“主人,由于我白天要回主基地进行机器蚂蚁三型的制作工作,所以在白天我都是对三个蚂蚁小队进行分组,让它们对陵园的地下基地进行加固、修缮,然而没有亲自指导,它们的工作有些混乱。根本没有时间指挥对地下的资源探察。”明天如实的作着汇报。
“这样的问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解决?”小风转头向机器人总指挥员小蓝问道。
“估计要等到我们拥有一组对所需合金的全部冶炼设施,才能够缓解管理员缺乏的问题。”小蓝说。
“主人,蚂蚁三型的智商要高于蚂蚁一型,它们基本可以进入放养状态,出现事故率不到一半,是不是可以全部采用蚂蚁三型放养命令。”明天对小风进行着建议。
“那么它们自行工作的事故发生率到底是多少呢?”这个建议让小风突然来的兴趣。
“主人,为了安全考虑最好不要下这样的命令,蚂蚁三型如果长时间脱离管理其维护、修缮工作和对命令的衔接,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都会进入一种惯性模式,这样不仅仅容易暴露,而且如果有一只出现故障的蚂蚁没有经过检查在陵园中搜索时坏掉,而时间又正好是清晨,这样别的蚂蚁限于第一命令又无法支援,就会被人类发现。”小蓝显然不同意这样莽撞的建议。
“那么主人是不是可以等待蚂蚁三型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停止对它们的生产,将全部精力在投入到对地下资源的探索上。”明天迅速修改了刚刚不成熟的建议。
“那么大概要多少时间?”小风又问道。
“可以制造五百只对地下进行探索,这样大概需要三个月以上。”明天的运算速度很快。
“这样太慢了,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小风不甘心的问道。显然机器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机器人的脑筋死板小风是太清楚不过了,
第十三章 母巢的诞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