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三章 小学突发事件[2/2页]

银戒官途 回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整个镇上的小中生数字也增加了不少。由于新官镇是属于落后乡镇,经济来源比较少,镇上开支又大,给教育的经费实在少得可怜,镇上的学校一直是九十年代初期的规模,没有钱建新学校。移民学生加入之后,镇上很多年级一个班都有70多个学生,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就这些问题,移民和当地人都向镇政府反映过,但镇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什么时候改善教学条件,一拖再拖。资源一旦紧缺,就会引发矛盾。镇政府没有解决问题,老百姓内部的矛盾就出来了。不少当地人家长和学生都认为,他们现在教育条件这么差,就是因为移民太多了,这些移民强占了他们的资源,平时语言之中也有表露,使得移民和当地人的关系进一步紧张。
      镇政府对于这个问题,缺少应有的敏感性。导致现在问题终于激发了。
      这次的学校突发事件,起因其实很简单。
      在镇上的学校里人满为患,最直接的体现是中午吃饭时间,学生排队起码二十分钟。为了防止排队引起冲突,一般都有值班老师在现场维持秩序。这天值班老师有事请假,学校因为这段时间都没发生过什么问题,也就没有派其他老师代班。没想到就这一松懈,引起了纠纷,其中一个当地学生,插队到了一个移民学生前面,移民学生当然不肯,两人就当场打起来,当时由于教师也再,两个学生很快就被拉开了。
      但事后,当地学生带了一帮狐朋狗友,在半路上拦截了那个移民学生,把他打成了重伤。
      这件事情在移民当中流传,移民觉得是吃了大亏,要联合起来,讨个说法。
      被打学生的家长和亲戚来到了学校,要求学校把那些欺负人的学生交出来。但学校没有及时做出正面的回应,说打人的学生不在学校,他们找不到了。
      移民群众就认定这是当地学校在包庇当地人了。他们从学校回来,纠集了移民来到村里,要村里一定要帮助出头,讨个说法。如果村里帮不了,他们就要去砸学校。这话看起来不像只是说说的,其中几个村民以前也受到过不公正待遇,心里一直有怨气,就想通过这个事情来解气,因此也极力想要挑起大家闹事的情绪。
      听了整个经过,左小龙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知道,如果真的去学校闹事,那么影响就会很大,甚至影响镇上的稳定,小问题说不定就会演变成大事件。他以前也听说,移民是最会串联的群体之一。他想,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把这批人稳定住,然后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他也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下派驻村干部,任务是来拆迁,其他的事情,还是要以村里为主解决的。有时候,插手不该自己管的事情,会弄巧成拙,于是他问,“事情,与镇上联系过了吗?”
      “已经跟镇上打过电话了。”郑成道,“镇上说,无论如何,让我要把村民稳住。但是镇上又没有一个说法,要怎么解决此事。拖不是办法,我能稳住一时,但如果不及时想办法把这件事化解,他们早晚会去砸学校,到时事情就没办法收拾了。”
      郑成说的没错,这件事必须赶紧作出反应,妥善决策,才能把事情解决在萌芽状态。
      于是他道,“我给镇长打给电话,看镇上目前的态度如何。”

第一百零三章 小学突发事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