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两淮攻略之三(上)[1/2页]

新中华春秋传 钟情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薛云飞也没料到主公如此盛赞,他毕竟与一般只图邀功请赏的短视将领不同,这时急忙自谦道:“主公厚爱,臣不敢不受,然战而得胜,非臣一人之功,全仰主公英明神武,决策无算,是以将士同心,三军用命。”
      付明听罢大笑起来,身旁文武只觉他笑声中满是欢畅之意,与平素冷峻苛严的性子甚为不同。
      “薛兄大可不必自谦,秀丘一役,君之首功推脱不得,其他将士奋勇杀敌,在功劳薄上自然也跑不掉。传孤诣旨,待淮安战事毕,孤定会稿赏三军儿郎!”
      语罢,付明的话被传令兵们迅即传遍全军,泣血的山谷于是再次沸腾。
      付明这边语气稍顿,慨然道:“坚城在前,强敌环伺,战事仍趋焦灼。薛将军,此刻闲言少叙。你立即率部押送战俘返回猪圈岗,一切仍按原计划进行。”
      “末将听令!”薛云飞领命,苏克萨哈在一旁正待咧开大嘴也随声附和,却被付明点名道:“苏大哥,你的战袍脏咧,孤已令人给你找来一副新行头,保你衣明甲亮,不负我‘近卫师第一悍将之美誉。”
      苏克萨哈上前一步,双手自卫兵手中接过献王赏赐的铠甲战袍,正是黄金甲!锦绣袍!领兵打仗的哪有不好鲜衣怒甲的道理,这不仅是种光耀,也是关键时刻生命的保障啊。老苏心中感激主公厚待,脑子里却硬是找不出适才薛云飞说过的那种躬谢圣恩的话来。
      正在苏克萨哈着急踌躇之时,付明早已看出端倪,哈哈笑道:“苏大哥不必多言,只拿军功来报!”
      苏克萨哈听到军功,便急忙用他那带着浓重鼻音的蒙古口音回道:“回禀主公,只请主公放心,只要我苏克萨哈在,绝不打败仗!”言罢,急匆匆地随薛云飞离去。
      付明微笑着望着薛、苏的背影片刻,又喝问道:“李本深何在?”
      宋献策连忙回道:“李将军正在集结所部兵马。”
      “好!传孤军令,全军折返淮安城外大营”。
      付明下令折返后不到两个时辰,六千多人的归营队伍就把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淮安大营。大队人马才开拨三个时辰,献王就吃掉了以老高营四千多骑兵为主力的敌军精锐,这份战绩让所有营中将士为之震憾,士气自然随之猛涨。破城之后必有重赏之许诺,更使大家似乎看到了近在眼前的富贵,整个淮安大营为了顺利攻城,正以超过平日数倍的高效率热火朝天地准备着。
      午后未时,刘肇基陪同付明巡视全营,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淮安大营与付明早晨来访时完全是两个样子。侦视淮安城动静的斥候们不时出入辕门,营中随之传来阵阵清脆而迅急的马蹄声;巡逻队也加大了巡逻频率,他们队列整齐,表情肃穆,严密地监视着全营上下内外。其他大多数士兵们则精气十足、整然有序,在长官的率领下,不是进行着战前动员、操练,就是搬运军需设备、组装攻城云梯。此时,容纳着不下两万兵马的整座淮安大营除开器械相碰时发出的声响和将官们简短的命令外,听不到多少嘈杂的声音。
      付明对刘肇基忙而不乱的军事调配感到满意,毕竟是位久经战阵的骁将啊,这不由得使他想到了更多的事情。
      “刘将军,你曾在洪亨九麾下与吴三桂同袍,以你之见,这二人为何甘愿背负千古骂名,做无君无父、不齿于人类的汉奸。”
      刘肇基本就小心翼翼地跟着献王,生怕会有什么事惹这位主子不高兴,这时听到主公竟把自己同洪承畴与吴三桂联系在一处,心中徒地一惊。此语非同小可,这二人在南朝已被定为祸国叛逆,尤其是洪承畴,那是本朝立国以来投敌的最高官僚,若同他扯上干系,只怕要株连九族。他偷眼向献王望去,却见主公眉目间并无愠色,心中稍定,赶忙回道:
      “回殿下,臣与此二人关系确非泛泛,但也止于公事。十二年冬,臣自嗣世职从戎已八载,累迁至辽东副总兵,是洪承畴上书朝廷用臣为署总兵官,所谓知遇之恩,亦非空影。然十三年九月,辽东诸总兵与虏会战于杏山,承畴甄别诸将,以臣临战退却故解职,代以王廷臣,臣与承畴的交际便止于此。至于吴三桂,十二年,洪承畴受皇命出山海关督师,统共会集八路总兵,计兵卒十三万,马四万,臣与吴三桂分别担任辽东、广宁两镇总兵。臣还曾在十三年救三桂性命。那年三月,锦州有警,承畴命吴三桂偕臣赴松山为声援。三桂困松、杏间,臣率赶死勇士千人将其救出。”
      付明饶有兴致地听着刘肇基述说四年前的幕幕往事,眼角余光过处,见对方非常紧张,便肃容道:“刘将军大可不必多想,孤有此一问,绝无瓜连之意。只是孤以为,我赤县神州,泱泱华夏,若无内奸,以东虏区区不足十万之铁骑怎能统驭。是以,如何防止人才北流,是我朝能否于此天崩地裂、社稷动摇之际鼎立中原的关键啊。而在投敌诸奸中,文以洪承畴在先帝朝中名位最显赫,武以吴三桂兵马最雄厚。孤想知道他们投敌的动机与目的,也想摸透他们的弱点。要知道,我们最终要面对的最险恶的敌人可能不是满酋,而是这些民族败类。”
      刘肇基听主公说得条理清晰且颇中要害,心中不由得敬佩,言下却仍迟疑道:“回殿下,臣愚鲁,只知精忠报国,洪、吴均系大奸大恶,臣难以揣度其意。但无论洪承畴还是吴三桂,臣与

第八章 两淮攻略之三(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