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魂一缕绕青山,
连云名高不可攀。
欲问人间何处安,
仙风道骨入桃源。”
“欲问人间何处安,何处安!”
秦帝默念着这首诗词,手指不住的在空中比划着,殿堂之下的群臣们也是侧耳倾听着。
缓缓的,秦帝开口了。
“众卿可如何看待九公子请示前往桃源求学之事?”
“父皇,孩臣有意!”
一道清秀的身影站出了大殿两侧,对着殿堂之上拘了一躬。
殿堂右侧的平安王看到这道身影,嘴角微微抽搐,便闭上了双眼不在关注这些,心中满是无奈。
殿堂上的大帝,看着这个身影起完身,好奇道:“长公子可有何见解。”
“父皇,天下皆知九弟自幼生性淡泊,望求天地大道。将来必会离我大秦,追求天地至理。此次,九弟向父皇呈诗已表明自己的决心。桃源人教乃是战国求道圣地,相信九弟定能实现所志,如此父皇不如应许九弟所求。”
“臣等也认为公子英所言极是,殿下不如就让九公子致志。”
在长公子秦英话音刚落之时,大秦太宰徐梁走了出来,在众人不经意间与长公子交换了一个眼神。
“臣等也认为公子英所言极是。”当秦太宰站出来后,左侧一个个的朝臣走了出来,只有第二位的一个老者闭目静立,嘴里叹着:“相煎何太急!”
老者名为杨天养,是秦国太傅,平日里负责教授秦帝子嗣,偶也帮助大帝处理政事。
自九公子两岁能言以来,遍跟随着杨老学习,迄今已十年有余。如今的杨老都自感已无力在教授秦云,每当杨老回忆起与公子云相处的日子,都会忍不住的唏嘘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如今秦云年已十三,各种经纶诗典早就已了然于胸。在这大都城更是享尽盛名。
此刻,秦云正盘坐在秦川宫内的月辉湖边,静静的感觉着身边的细微变化,凉凉的风从他的指尖流逝,卷动的声响在他耳边划
第二章 只为再见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