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国内发展(14)[1/2页]

龙游宇宙 龙平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文军在路上第一天,就已经有所感触了。一路上的收费站多如牛毛,一个接一个。在每个省的省界附近就不用说了,各省为了保证地方利益,都在省界附近设了收费站。造成了奇怪的现象,在一处省界的两边各有一个收费站,相距不超过十公里竟然有两个收费站,地方保护主义到了极点。这些还不算,各地市县竟然也都在省道上设了收费站,最令他气愤不已的是有的收费站竟然没有任何审批手续。这种收费站,如其说是打着集资修路,收费还贷的幌子搜刮钱财,还不如说是拦路抢劫的准确。这些收费站一旦设立后,就没见过拆除的,就是还贷也要有个期限吧。在路上他们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条公路,原来比较窄,路上有一个收费站。但是道路经过拓宽后,为了保证继续收费,收费站并没有扩建,因此原来的收费站只能挡住路的一半了。当地政府为了达到继续收费的目的,竟然将新扩宽的那一半马路用障碍物堵死,上书“前方施工,无法通行”。结果造成了新扩建的半边马路长期无法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形成宣明对比的是另一边由于过往车辆的日益增多,道路也越来越拥挤,经常发生堵车现象。李文军他们经过的那天,正好碰上了堵车。并且从下午6点开始一直堵到第二天早晨7点多,该市的交通警察才姗姗来迟的疏导交通,又过了2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李文军他们才顺利离开这段路。当地政府工作作风之差,官僚思想的严重程度令人难以相信。
      在堵车的时候,李文军的秘书试着和收费站的工作人员交涉,想劝说他们让车辆从新修建的一半路通过,谁知那些工作人员,却态度蛮横的拒绝了秘书的请求,甚至有几个还想动手打人,幸亏秘书见势头不对,赶紧溜回车里了。由于一下堵了那么长时间,大家没事。就互相闲聊起来。李文军乘着天黑,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眼镜,也下了汽车,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听着大家的议论。秘书拿出微型摄像机小心翼翼的录像,两个警卫如临大敌的紧贴着李文军,一边一个保护他。五月的东北,白天虽然已经不冷了,但是晚上还是比较凉的,为了消遣时间大家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说了起来,有一个司机经常跑这条路,意见最大。据他讲,这条路原来就经常堵车,原以为路修好了,应该通畅了。可谁知当地政府,却出了这样一个馊注意。他每次经过这里都如到鬼门关转了一圈一样,因为这里方圆十几里都人烟稀少,每次一堵车,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提睡觉了。过了会儿,李文军插话问这个人,这种现象已经维持了多长时间了。那人看了看他一眼,回答说从96年开始就经常堵车了。接着旁边的人也纷纷抱怨。更有人情绪激动,大骂该地方的领导出气,说狗官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有些话简直不能入耳,很难听,简直把这些人的祖宗八代都招呼了一边。
      出过气后,大家闲着没事又借题发挥,议论了政府不少的是非。李文军听的拉长了脸,旁边的警卫实在听不下去了,想上去阻止,但是却被李文军挡住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虽然他们的话有的难免过于偏激,甚至难听,但是不少都说中了要害。这是坐在中南海的办公室听不到的。旁边的秘书却忠实的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直到深夜,大家才散去。回到车上,李文军叫秘书赶紧把这些资料整理后收好,他自己却阴着脸想心事了。刚出来一天就碰到这样的事情,他的心情坏透了。下午刚堵车时他还想打电话给有关部门的,但是在车里看了收费站的那帮人对秘书的态度后,临时改变了主意,索性要看看这里到底有多大的问题。结果刚刚在车外听了大家的议论,他的心都凉了。从头到尾就没见大家说政府几句好话。没想到共产党的干部在人民的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如此之差。老百姓的话,一字一句如根根利剑穿透他的心。这一夜他在车上失眠了。
      再说第二天道路畅通后,赶紧接着赶路,由于一夜没睡好,在加上两顿没有吃饭,他们中午到了前面一个沿途的县城找了一家饭店住了下来,准备吃饭后睡一觉,好好休息一下。正值中午这家饭店的生意很好,一楼的包间都有客人在吃饭,就连大餐厅也摆了两间。李文军一行四人加1个机器人,要了两间房,稍事休息后,他们就到餐厅吃饭了。为了怕别人认出李文军来,秘书特别给他准备了一锭帽子和一幅黑眼镜,把整个脸遮住了一大半。正当他们要吃完的时候,只听一间房传来叫喊声,还伴随着盘子碟子的声音。李文军示意秘书去看看怎么回事。
      过了会儿,秘书回来低声对李文军说:“李书记,是这么回事。在那间包间里吃饭的是附近的工商局的一班人。听饭店的老板说,领头的是工商局的副局长,由于他们长期吃饭都是赊帐,吃饭从来不给钱。老板怕他们找茬从来也不敢要。但是,他们今天竟然强迫人家饭店的服务小姐喝酒,服务员不同意。谁知他们多喝了几杯,满嘴酒气的威胁说要吊销人家的营业执照。还把桌子都踢翻了,弄的地上一片狼藉。老板气的没法,为了饭店能顺利经营下去,还要满脸堆笑的赔礼道歉。这些王八蛋那里还有一点国家干部的样子,简直无耻下流到了极点。另外我听酒店老板说,好像这个副局长是县委书记的亲戚,因此在这里很嚣张,简直无法无天。是这里的一霸。”
      李文军本来昨晚在收费站的事就一肚火没地方发呢,今天刚坐下来吃饭就碰到这种问题,当时就气的脸色铁青。嘴巴动了动,并没有说话,扔下筷子就回楼上的房间休息了。秘书一看这情形,就想拿出手机给这个省的省委书记打电话,刚接通还没说话,就听走在前面的李文军大吼:“不许打电话,临走时我怎么交代的?”秘书听后小声说:“李书记,这帮人实在不象话,我…”他话还没说完,李文军就说:“先给他们都记着,先别打草惊蛇。待会我们再出去到处转转,看看怎么样再说。”说完就先上去了。
      睡了一觉后,几个人坐着汽车在县城里转悠。后来索性叫车子先开回饭店,几个人下来走了。这个县城是全国的贫困县,每年国家都要拨款给这个县进行扶贫。但是这里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但是却看到县政府的大楼盖的金壁辉煌,与周围建筑一比简直是鹤立鸡群。明显的不协调。在县城的东郊,李文军更见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条马路两边都开挖了,看样是在扩宽,但是工地上却没有一个工人施工。他们找到附近的一个老百姓一问才知道,这条路,去年前就挖开了,后来听说是因为工程投资不足,就停了下来。接着这个老百姓听他们口音是外地人,就聊开了。说:“看你们是外地人,我索性告诉你们吧。为了修这条路,县政府强制沿途两侧的老百姓拆迁,并且每平方米才补贴200元,老百姓不愿拆迁,就用推土机强行推dao老百姓的房子,结果造成了一人活活被埋在了家里,还好经过及时抢救没出人命。还有这些拆迁的家庭到现在都一年多了,也不知什么原因,到现在也没拿到那每平方米200元的拆迁补助。我们这里的经济本就落后,有不少人家别说买房了,连租都租不起。这些人有不少就在城东北的一片荒地上搭了简陋的帐篷住了下来。不过这还没完,城管执法队的人,竟然昧着良心,说他们有碍市容,强迫他们在周围用泥土土坯围起来。否则就要赶他们走。”李文军听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叫了一声:“这帮王八蛋,猪狗不如。”
      那人看了看李文军说:“我说你别叫了,这算什么,还有更严重的呢。有一家人,夫妻两人双双下岗。还带了一个十岁的孩子。下岗后,男的靠骑人力三轮车,女的靠摆小摊卖水果糊口混日子。结果拆迁轮到了这家,这家人原来住单位的宿舍,只有50多平方。每平方补助200元,叫人家住露天地啊。这夫妻两人双双下岗,根本没有钱买房子。因此他们死活不肯搬家。这样就僵持了下来。结果有一天,男的在和拆迁的人理论时。这些拆迁办的人都是些流氓地皮,也不知怎么的都摇身一变进了拆迁办。将这男的痛打了一顿,住进了医院。那女的一看急了,第二天就跑到了那帮人的办公室,又哭又闹。并和那些人扭打了起来,结果在扭打的过程中,被拆迁办的人

第六章 国内发展(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