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卷 第二十七章 两百年前的大唐遗民(下)[1/2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 黑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了辽人的关卡,为首的一个年轻人,也有三十多岁了,的神色逐渐兴奋起来,随着兴中府的逐渐临近,年轻人吩咐了几句:“快把节拿出来,我们持节入明。”
      节这种东西在唐末就已经失传了,从唐末动乱,汉人的很多东西都在战火连年中失传,从宋代起节在中原基本上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唐代之后,节不再作为天子的象征,而仅仅是一种依仗,到了明清更是对此毫不在意。我无法描述出节的样子,这个查不到,就按照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样子来写了。
      随从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个东西展开,帛制,一展开就如同一个个灯笼连成串,末端有流苏,再以一根弯弯曲曲的棍子串起。不过看样子这些人真的是经过多场厮杀,他们拿出的节已经多有毁坏,而且看起来烟熏火燎的样子。
      一人高举着节大步在前,而其他的人也纷纷整理衣冠。
      节这种东西等闲可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一路上的人,不管是辽人还是明人,见了这些人持节而行,皆颇感诧异。
      到了兴中府城下,持节之人上前,对守城门的明军校尉道:“烦请通报一声,唐使持节、上柱国、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藩属国拨汗那王薛忠唐不远万里东来朝觐大明天子。”
      “唐使持节、上柱国、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藩属国拨汗那王薛忠唐前来朝觐大明天子!”
      这句话被八百里加急报往辽东。大明满朝震惊。
      天子亲自下令以五宾之礼迎接拨汗那王,黄沙铺地,净水洒街。军士护于道旁,鼓瑟齐鸣,枢密大臣赵领尚书以下官吏出迎十里。
      在大明众臣地簇拥下,薛忠唐一行被迎入国宾馆稍事歇息。
      第二日,天子召见。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或者是到达了目的地吧所以安心吧,薛忠唐一行看起来气色比之昨天那是好上太多,衣冠也整洁了许多。
      薛忠唐一来到朝堂之上便五体投地。语声哽咽,泣曰:“中原属臣、拨汗那小邦薛忠唐拜见汉家天子,天子圣安!”
      一句“中原属臣”就说明白了一切问题,这些人地来历、他们为什么不惜跑上上万里也要到大明来,“中原属臣”四字都已经解释清楚了。
      也道尽了无数辛酸。
      拨汗那?据林靖文所知,大唐在新疆、中亚一代的数十个属国之中,这个方圆不过三四百里的小国是对大唐最忠心的一个,现在看来也是汉化最彻底的一个,唐朝都亡了三百年了,他们却还以大唐臣民自居。如此可见一斑。
      林靖文也颇为感慨,“许多年不见,爱卿安好?”
      薛忠唐再也忍不住,在大堂之上嚎啕大哭,泣不成声:“劳天子挂念,下臣……下臣……陛下,拨汗那亡国都三百年了,三百年来臣等拨汗那遗民日夜期盼有朝一日中原兵马重新西顾,却不可得,拨汗那国小力弱。无法独力抵抗大食人和吐蕃人的先后袭扰。唐贞元六年,安西没于吐蕃,随后十数年拨汗那亡,至今已有三百一十一年。”
      “三百一十一年。我们汉人失去安西都三百一十一年了!”
      薛忠唐哭泣道:“开元年间安、史二位逆贼发起叛乱,天下分崩,随后的肃宗皇帝于至德年间抽调安西、北庭精兵入关平叛,安西北庭兵马于中原征战有年,却最终不得回还河西,致使河西空虚。期间大食人多次东顾,却为我河西军民所阻,大食人始终不得寸进。渐渐地大食人也就不再窥视我河西。可大食人去了。吐蕃人却又来了。上元年间吐蕃人开始侵扰安西北庭,上元元年。吐蕃出兵二十万寇掠安西,安西军镇多有失陷,幸亏当时有良将郭昕与李元忠二人分守安西北庭,又得沙陀人与回鹘人相助,使得吐蕃人无功而返。可随后吐蕃人急攻沙陀、回鹘二部,沙陀人率先抵受不住,举族东迁,随后回鹘人也因为内乱而亡,安西遂失外援。贞元三年,吐蕃陷安西,最后的于阗重镇亦于贞元六年失陷,至此安西尽没于吐蕃。之后北庭独力难支,不几年也溃败由此,大唐失去了河西之地,至今已有三百又一十一年矣!”
      这可是中原人第一次详细地得到安西北庭地消息了,历史上要到元朝的时候,因为新疆和中亚地区那时候和中原一样同属于蒙古人的铁蹄之下,中原人到那时候才知道大唐旧地安西和北庭的确切消息,这才将其记入史书,此时,薛忠唐所言却是中原人第一次详细地知道汉人是如何失去新疆和中亚大地的。
      “吐蕃人!原来是吐蕃人!”林靖文岂止是气愤。对这一段历史他不怎么了解,查现在的史书也查不到,本来他以为汉人之所以失去新疆和中亚完全是因为阿拉伯人东侵的缘故,却没想到,罪魁祸首居然是吐蕃人,这些该死的高原蛮子,山南羌的后裔。
      让我们看看后世的中国地图,西藏全部是藏人地,青海也是他们的,南疆也大部分属于他们,甚至远在甘肃、宁夏和陕西都有藏人的聚居地,四川更是有不少藏族自治区,这藏人的土地只比汉人少一点点而已,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
      还不是从汉人那儿抢去的。隋朝的时候吐蕃人不过是一个弱小得不能再弱小的小邦,连给隋朝进

第六卷 第二十七章 两百年前的大唐遗民(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