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部队行进了数天,洪新指着远方的那一座大城池,笑道:“陛下,前方的那个城池,就是银光城了。网咱们赶了这么多天,终于到达目标地方了。”郭青好笑的说道:“朕又不是没有来过,这城池的模样,还记得清清楚楚呢。”说着,叹了口气,说道:“当日朕在看到银光城的守备时候,还感觉这么偌大一个城池,才放三千兵镇守,显得太过空旷呢,不想今日竟然成为军事前线。军队想不密集,也不行了。”洪新说道:“现在还不够呢,这城池足可以容纳十万军队,余永汉这边,据报是已经给扩充到了五万人,再加上咱们带过来的一万人,总计也就六万人左右,既充不满城,而且部队都是新兵,与敌质量相比,差距太远。对敌数量,也显得太过单薄,敌人可有十几万之多呢。”
郭青笑道:“敌人虽然有十数万之众,不过,他们既要围困建元城,又要防银光城的偷袭,分用的兵力,如果咱们是正面去攻击他们,他们倒还是有足够的兵力来对付,不过,如果我们的路线,走得出奇不意,让他们始料未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让敌人处处提防,无所不寡。这时候去跟敌人交战,又有什么可怕呢。”
郭青这么一说,倒让洪新想起了过去的战事来,不由得笑道:“是,陛下分析得对,是未将多虑了。陛下过去哪一场战争,不是以少胜多,以寡敌众,最后而获胜的呢。以陛下的军事才华,应对现在这种局势,况且现在咱们也只是抽不开兵,形成局部劣势。等咱们的大军得以释放开来,眼前这十几万的敌军,何足道也。”洪新这一番话,本来是想显耀一下大汉国威,让郭青宽心的。但是,郭青听到这话,却不由得眼皮一跳。随即想道:“自己这般兵分四路,四面为战,这样分散部署,以至于处处弱势,到底是该,还是不该呢?”不过,随即一阵苦笑,这些地方,真是处处都舍不得放弃啊,而且,每一处,都是那么要紧,只要一放手,就可能任由敌人横冲进来,导致全盘的崩盘。不过,如果能够将他们分化瓦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因为自己这些时间,有意,无意的不断发展,扩大势力范围,引起周边势力的恐慌,引得群起而攻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原来的大明国势力,说到底,还是不可能共存的,这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有统一的文化和语言,更有统一的习惯。说到底,无论哪一方强势,随着大明朝廷的未落,总要有人取而代之,能够不被敌国围攻,而是自己人取而代之,已经是一种幸运了。郭青虽然也听说过自己那个世界的秦国远交近攻,统一全国的事例,不过,他又何尝不明白,自己也早就已经有统一全国的心思了。这一场战争,只不过是迟来早来的事情而矣。真要说没有这个企图,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又怎么可能说服别人呢?不过,有些对手,即使不可能做永远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暂时的合作关系。这一点,郭青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这么一路思索着,没多久,已经来到了银光城不远的地方。那边,已经得到消息通报的余永汉,早已经带着部队远远的前来迎驾。余永汉一看到前边骑着白马,精神抖擞的郭青,便连忙的爬下马背,走上前来,推金山,倒玉柱,便下拜起来。嘴里叫道:“未将余永汉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郭青也爽朗的一笑,从马上一跃而下。亲手将他扶了起来,笑道:“余爱卿起来吧,不必跟朕过于多礼,朕此番过来,要关注的,可是兵事,而不是这些礼节。”余永汉听得郭青直奔主题,于是嘿嘿一笑,说道:“是,未将这就将现在的情形说一说。”很快,他清了清嗓子,认真的说道:“陛下,咱们在建元城那边的部队,一直被冯云哲部团团围困,已经久不跟银光城这边通消息了。而银光城虽然之前兵微将寡,但幸好有火器相助,未将等人拼死守城,还算没有被攻破,现在,陛下的援兵源源不断的进来,现在城里已经有五万之众,守城已经不成问题,但是,想要攻出去,却是力有未递。”
郭青微微一笑,说道:“朕也知道,以现在的兵力,要你攻打出去,恐怕有些为难。不过,现在如果这边的问题不解决,北甸城,东羲城,那二边就断绝了援助,时间再拖下去,恐怕就要落得必败的下场了。况且,南越国竟然从南边攻打过来,企图混水摸鱼,战事要是再久拖不但,两面俱失,汉国将陷入危机了。所以,朕这一次只有再带一些人马,亲自过来,就是要将冯云哲的问题给解决掉。”
 
第二百五十二章 左右为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