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不凡,英姿勃。前次,战场之上,看不仔细,现在近在咫尺,梁忠祖看得分明,心中十分欢喜。
梁忠祖想,覃忽文武双全,人品出众,招他为婿,不辱门庭,不屈女儿。于是,覃忽与梁婷婉的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是覃忽出营探访的第三天。
天宁府内,一派喜气洋洋气氛。梁忠祖一面派人,为女儿筹办婚礼;一面亲自撰拟奏文,准备呈报朝廷,奏说覃家军业已安抚;申述覃家军举义是为了匡扶正义,惩办贪官,不反朝廷;奏请朝廷不究其举义之咎。奏文中,保举覃忽为骠骑大将军。不过最后一事,梁忠祖此时没有告诉覃忽,他想将来给爱婿一个惊喜
时近中午,守城的老百姓来报,说是覃家军正在架设云梯,即将攻城,情况紧急,请节度使大人快想办法。
梁忠祖一听,大惑不解,急召覃忽。
覃忽到来,匆匆见礼,然后问道:“泰山急召生前来,不知有何重要之事?”
梁忠祖说了原委。
覃忽听了一惊,诧异道:“怎么会这样呢!我出营时,给军师等人交代清楚了,一切行动,等我回营再说。这攻城的,会不会不是覃家军。泰山大人,我现在就去看个究竟。”
覃忽跑上城墙,一看,架设云梯的,果然是覃家军。
原来,几天来,覃忽没有音信,这可急坏了覃雄。今天一早,覃雄赶到中军帐,正好,江彪、田明都在。覃雄急急对二人说:“我们今天必须攻打天宁城。”田明问道:“大哥,这是为什么?”覃雄说道:“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田明说:“这第三天还才开始,大哥您不要急。”覃雄说:“我怎么不急,三天了,没有任何消息。覃忽的本事,我是知道的。按他的本事,这种探访军情,一天就够了。可是,至今他都没有回营,也没有信息传出,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这个可能性很大。所以,我们必须攻城,前去救他。”
江彪说道:“我看,还是遵照我王叔的旨意,等他回来,再行攻城为妥。”
覃雄道:“你们不同意,我就自己起兵攻城。”
覃雄在师兄弟之中,年纪最大,且是覃家族房里的长兄,所以,他所带的两千人马,除了覃忽,其他人谁都指挥不动,只听覃雄自己调遣。覃雄不听江彪、田明劝阻,率兵架起云梯,准备攻城。
覃忽仔细一看,攻城的是覃雄所率兵马,便大声喊道:“覃雄大哥,不要攻城,将全部兵马撤回去。”
覃雄这才看到:覃忽站在城头,身着华服,不知何故,却非夜行打扮。但见覃忽安然无恙,也就放心了,于是,他随即将兵马撤了下去。
覃忽回到府中,向梁忠祖说明了情况,然后说道:“泰山大人,生想今天回营,以免引起误会,望恩准。”
梁忠祖道:“贤婿当回。记住,再过三天,乃是黄道
吉日,为父将为你与婷婉完婚。”
覃忽回到营中,诸将得知,齐聚前来,彼此相见,众人欢喜。
覃忽向大家说明了情况。
覃雄问道:“照你这么说,今后就不打仗了?”
覃忽说道:“是的,不打仗了。大家知道,天宁府的这个节度使,是个清官。我与节度使大人谈了很多。节度使说了,当今皇帝,还算清明,只是贪官太多,一时法难治众。他讲了,反对贪官污吏,有很多办法,不一定要起兵举义。这几天来,我深思慎虑:我们举义,已经三年。这三年,我们惩办了不少贪官。但是,三年里,我军阵亡的将士,却是那些贪官的几百倍。这些将士,有的是我们的师兄弟,有的是贫苦出身的乡民,都是好人啊!他们阵亡,是我几年来心痛的一件事。既然反对贪官污吏,有其他办法,为什么非得采用起兵,却又伤亡好人的办法呢?”覃忽说到几年来将士的伤亡,不少将领想起自己阵亡的亲人,不禁暗中垂泪。一时帐中戚静,大家沉默了。
征战三年,惧已疲乏,主帅言息战,众人何不从?有的还打了一个算盘:如果因此能做官,那也是件好事
双方息战,城内百姓闻知,奔走相告,举城欢庆,众人称颂梁忠祖的功德。
覃家军仍然驻扎在天宁城外。城内市民,箪食壶浆,前来营中犒赏。但见,十里长营,军民同乐。欢呼之声,络绎不绝。
这天傍晚,覃雄来到覃忽营中,拿出一块玉佩,说道:“兄弟,这婚姻大事,按习俗,男方是应该有聘礼的。三年来,我们在外征战,我知道你分文不取,两袖清风。为兄的有一块佛像玉佩,是我们临出征前,我母亲给我的,以保佑我平安。这块玉佩,现在给你。你好用作聘礼。”
覃忽说:“谢谢大哥了。不过不用你的玉佩,因为我有一件无价之宝,可作聘礼。”
这无价之宝,后来于梁婷婉起了大用。
无价之宝何许物也?梁婷婉与覃忽的婚事又是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回 梁婷婉据理陈词 天宁城百姓欢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