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01章 商量对策[1/2页]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澹台逍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说◎网】,♂小÷说◎网】,
      赵国钧心里很明白,自己手中如果有钱,那可就是如鱼得水,特区那真就能筑巢引凤,对全市的招商引资,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能大量兴办国营集体企业。
      繁荣特区经济。
      “老爸,万事开头难,我知道,特区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难上加难。”
      赵卫东特别明白的说道。
      “但正因为太艰难了,我才想到老爸如果能过来,再加上我的配合,特区的发展速度,就会非常快,对全国的影响就更为巨大,全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致少提前十年,意义非常重大。”
      赵卫东没等老爸说话,他又接着说道。
      确实要把经济发展起来,确实难度很大。
      关键还是思想没有解放,非常多的人,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分得太清楚了。
      而且建国以来,有很多的运动。
      象老爸那一代人,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特别紧,政治敏感性特别强,很多人对旧社会,对万恶的资本家,极度的仇恨。
      造成了对社会主义以外的东西都非常排斥。
      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它的不断创新也是在广泛吸收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对社会有利,对人民有利的事都可以用。
      古今中外,只要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东西。
      都应当吸收利用。
      只是因为解放以来一场又一场的思想纯洁运动。
      在纯洁了思想后,同时也束缚了思想,还带来阶级斗争的弦,时刻都紧绷着,造成了非常排外的思想,事实上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就很难实现。
      也只有把经济特区建设好,让更多的人看到改革的成果。
      那些被禁锢的思想才会得到解放。
      其实通义县的经验推广后,之所以成效有大有小,这主要是思想上存在的,框框套套还比较多,放不开手脚。
      这样效果肯定就差多了。
      当然,工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只有把经济特区建设好,让全国人民看到改革开放,带来特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形,用活生生的事实来教育大家,启发大家,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证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这样才能够更快的促进国民的思想解放。
      也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改革开放。
      所以说经济特区建设得好不好,关系着全国的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
      关系着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局。
      “卫东,你也知道,工作再苦再难,我都不怕,我担心的是,我要做的工作,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反对。”
      赵国钧不无担心的说。
      他的担心,还真不是多余的,在过来之前,有好多是领导和同事,也都提出相同的问题,都劝赵国钧不错来,洪建辉书记更是疾言厉色坚决表示反对,他直言不讳的说,这会毁了他的前途。
      开玩笑,赵国钧可以说是他发掘的最出色的人才。
      虽然说,洪建辉从政几十年了,提拔和培养出来的干部,也确实不少。
      但是出色的很少,最多都走到副处,就到顶了。
      现在自己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未来工作的时间就要看自己的职务了,如果只能到副部级,那六十就得退,如果能到正部,就能到六十五,当然能再上一级,到副国级就能到七十再退。
      洪建辉本来是想,这一辈子能够到正厅,就心满意足了。
      他万没有想到,他发现了赵国钧这个人才。
      洪建辉以为赵国钧的才能,只是比较突出而已。
      没有想到,赵国钧竟然会那么出色,工作成绩竟然如此巨大,简直是全省震动。
      而他做为伯乐,也名声在外。
      几年间,自己也就从一个正处,现在已经到了正厅的岗位。
      而且是含金量最高的地委书记。
      行署专员虽然也是正厅,但如果要上副部级,还要有个台阶,就是当一任或几任的地委书记,可见地委书记的权威之大,可以算是一方诸候了。
      洪建辉知道,赵国钧的前途越好,那么自己的前途也就越光明。
      如果是赵国钧的前途结束了。
      自己的前途也就暗谈了。
      所以他特别关注赵国钧的发展情况,而且在行署专员的人选上,他就不遗余力的推荐赵国钧。
      当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省委书记的意见。
      洪建辉也算是官场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十几年间他一直在处级岗位上转,由于他胆大心细,从来没有出现过重大的危机,这一次在提拔重用赵国钧的问题上,他也遇到从政以来最大的危机。
      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从来也没有如此大胆使用,如此大胆的经济建设人才。
      但是他相信能够搞经济的人才,将会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n

第0301章 商量对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