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476章 人才倍出[1/2页]

重生之实现中国梦 澹台逍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说◎网】,♂小÷说◎网】,
      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一个他的年龄实在太轻了,工作的时间又不长,而且正处的岗位他并没有担任过,不符合提拔的要求,可是通义的工作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
      赵卫东是其中,最关键的核心人物。
      如果他都不能破格提拔重用,那其他人就更不能破格提拔了。
      最后这个问题反映到最高层,主要领导一句:人才难得,这才一锤定音,确定了赵卫东地委常委的任免。
      洪建辉当然是非常希望,赵卫东的任免能够通过。
      有了地委常委的职务,就是地委班子的成员了,全区的“三美建设”工作,就可以帮助地委把把关,避免出现走不必要的弯路。
      随着这二批人的走马上任。
      可以说安阳的“三美建设”工作,就有了这么一批,亲身参与通义的“三美建设”组织实施的领导,对全区的“三美建设”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想到这些,洪建辉十分感慨。
      他是知道自己没有出色的能力的,让他工作做得非常拔尖,他确实知道自己力不从心。
      所以他特别注重,挖掘有能力的人。
      只是经常提拔的人,才能都比较有限,都没有什么出色的成绩,如果没有遇到赵国钧父子。
      他知道自己的一生,成就绝对很有限。
      多数可能性就是,在正处级的岗位上蹉跎到退休,如果运气会好,最多也是副厅的岗位就到顶了。
      可是他非常幸运的发现了赵国钧这个人才。
      发现他有极其出众的才能,并且一力坚持破格使用赵国钧,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地委通过了对赵国钧的职务任免,他的手中终于有了一匹千里马,通义的工作在短时间内,走到全国的前列。
      他因此在短时间内,就被提拔到地委副书记的重要岗位。
      几年后在地委书记罗火生到省里工作后,他又顺理成章的走上地委书记的重要岗位。
      本来洪建辉觉得,赵国钧调到深港后。
      他的手下再也没有,象他那么拔尖的人才,工作上想要象以前那么出彩,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官员没有出色的政绩,那么官员的前途也就暗淡无光。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赵国钧会把儿子安排到家乡来工作,他知道赵卫东确实很优秀。
      他也同样觉得,赵卫东的起点非常高。
      未来的前途绝对是不可限量的,只是万事开头难,在五到十年间只要有耐心在各个岗位上用心学习,不断打磨自己,不断积累经验,将来是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
      只是洪建辉怎么也想不到,赵卫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就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工作成绩。
      这绝对不是一个,平常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洪建辉知道自己在二十一、二岁时是怎么样的情况。
      那时候自己还是懵懂无知,什么都不知道。
      经过好多年的工作和学习,才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自己确实是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大量的经验,而不断成熟起来的,工作能力也不断提高。
      可是赵卫东竟然打破了这个规律。
      在参加工作后,一个又一个新的举措,不断推出来,工作成绩也是不断呈现,而且还是惊世骇俗的巨大成绩,洪建辉很清楚,自己的治下能够出现如此出色的人才,也算是自己的工作成绩。
      只是自己有些反应迟钝。
      如果能在通义试点成功之时,就着手安排全区的“三美建设”,那在通义全面完成的时候,全区也能完成一半以上的建设。
      那现在的国家现场会有可能放在安阳召开。
      因为在地区所在地召开国家级会议,比通义的条件好得多。
      就是对自己的个人来说,成绩也会大得多,自己的前途会更加光明,自己的成就也会更大。
      有通义的巨大工作成绩。
      自己上副部级,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如果自己的政治敏感性会强,提早一年多开始“三美建设”工作,到现在全区的建设,肯定也是名列全国的前茅,这样显著的政绩,肯定能够支撑自己走上正部的岗位。
      虽然说现在召开现场会,进行学习、动员、部署。
      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
      但是提早的时间并不多,只不过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一些地方组织得更好。
      还是有可能超越自己的。
      现在在全国都要开展“三美建设”建设,估计通义乡镇干部肯定非常吃香。
      还好赵卫东提醒自己,把最好的人才都留在本地区。
      对顺利开展“三美建设”,绝对意

第0476章 人才倍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