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的父亲母亲》
      1975年,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一年。立冬过后,长江以北已经刮起西北风,风里夹杂着一丝丝来自遥远西伯利亚的冷气,吹面刮耳,寒颤刺心。父亲林金湖刚18岁,刚从扬州中学刚毕业,一直闲赋在家,备感恍惚,城里同班同学,男男女女们都被招工进了厂,有了自己的工作,领了微薄的工资,而农村户口的他自毕业后就一直闲在青砖灰瓦的农家小院里,无所事事,书是自然看不进去了,一想到茫茫人生路既无去向也没奔头,心生烦躁,日子一下子变得郁然沉重起来。
      又是一日清晨,隔壁叔伯们喊他一起去村头旱田里割麦草赚公分。他刚在田埂上拉开架式,挥了几下镰刀,矮瘦精干的生产队林大勇,也是本家一叔辈,站在田埂上大声嘶喊他的名字,并朝他使劲招手。他迅速放下手中镰刀,朝林队长奔去。林队长急吼吼道:“刚接到乡政府电话,让你晌午前务必赶到乡人武部参加今年的征兵体检。”接到通知后,林金湖一路兴奋小跑了五六公里,穿过西湖乡蜀岗下的一大片农科院的种子基地,来到乡政府大院。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参军本不在自己的长远规划范围内,但是既然被通知了,也是一条出路,特别是在这茫然不知所措的日子里,也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乡政府大院的篮球场上,各村适龄男青年们已站成一个长队,在人武部征兵干部的口令指挥下,绕着操场小跑十几圈。短短几分钟,已有一大半小伙子被刷:跑步歪八字脚的、佝偻着背的、秃发癞头的、斜眼歪嘴的、气喘吁吁明显体力不支的,统统半途被剔出了队伍。
      父亲一直跑到最后,一米八三魁梧结实的身块,黑黢黢健康的皮肤,让他鹤立鸡群显得那么优越,以及档案表上备注的高中文化学历,引起了征兵干部们一致赏识争抢。
      当年十二月,住在蜀岗北坡的林金湖家收到了大红的入伍通知书,寒冬腊月,在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中,林金湖穿着绿色部队制式大棉袄,带着鲜艳的大红花,登上了接兵的绿皮卡车,参军入了伍。
      卡车一路北下,首先把他们运送到皖北大别山深山老林里一个新兵团,上午半天抬石头修建水库,下午半天军事训练,晚上学习政治理论,一边劳动一边训练,强化完成了新兵的体能训练和纪律养成。
      隔年1976年的春天,高中文化的林金湖北去分配在距唐山二百多公里,海拔一千三百五十米的延庆县佛爹山顶上的雷达站,做了一个雷达观测技术兵。
      1976年,7月的26日、27日,雷达站的一台测雨雷达,以及一台空军警戒雷达,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一种奇异扇形指状回波,这种回波与海浪干扰、晴空湍流等引起的回波都不一样,使林金湖等几个监测兵十分惶惑,然而京、津、唐的人们仍在这个强大的磁场中毫无知觉的穿行。
      紧接着营部领导接到几个士兵报告:晚上在阵地巡逻,惊悚地发现,雷达基地正准备施工的一堆钢筋,莫名其妙地迸发出闪亮的光,仿佛一个隐身人在那里烧电焊;又有人反应半夜关闭的日光灯却奇怪地亮起来,在山林矿区,飘来一股淡黄色的雾,障人眼目,令人迷惑。
      人们被那股异味熏糊涂了,已经看不清这世界的面目,更弄不清大自然正在酝酿着什么样的悲剧。人们眨着迷惑的眼睛,迷迷蒙蒙、不知不觉地走到七月二十七日深夜。紧接着,在北京时间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在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大地震,地震持续约12秒。强震产生的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造成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造成242769人死亡,重伤164万人。
      父亲所在部队接到抗震救灾的命令后,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奔向灾区。每个班留下三人负责搭建临时帐篷,其他人全部投入到救援中。100多天的救援,林金湖刨烂了双手、跪肿了膝盖、脚板的水泡破了化脓变成了茧,不断地重复着清理废墟,挖出死者的工作。
      城市的主干道两旁沿途摆满了一个个长长的塑料袋,里面都是地震中遇难者的尸体。震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

第2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