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又是一个周末,陶青山神秘兮兮地约姜素素和林秋雨,说是去一个特殊的地方,他描述那里是世外桃源、江北飞地,依江湾而座,两条大河穿夹而过,是神仙都留恋的地方,吊足了她们的胃口。姜素素在电话里假装不感兴趣勉为其难地地对林秋雨说:“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姐姐我就陪你去散散心吧。”陶青山换开了一辆奥迪,一路顺带了姜素素和林秋雨,再见到林秋雨的时候,她已经笑得春风和煦,阳光满面,看来心情不错。她不是那么容易困囿在情爱回忆里一脸丧气的人,反省自己,内心深处住着一个未亡人,依旧是江南,对苏扬提不起恨,祝福还多一点点,毕竟和小武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姜素素看了看陶青山的车忍不住发出“啧啧啧”的感慨:“富人就是阔气,三头两天换一辆豪车,穷人赚钱比吃屎都难,富人来钱比拉屎都容易。”陶青山立马怼回去:“甭这么酸着恶心人,我每一分钱都是来的光明磊落,合法收入。”
      与陶青山齐驾并驱的还有三辆豪车,林秋雨自然是不认识车标,听着姜素素解说:“卡宴、宾利、林肯,乖乖隆地咚,韭菜炒大葱,今天我也算长见识。我就戏台上起个年号也称王称霸一回。”
      一行四辆车驶出扬州城,直奔东南去,来到一个长江北岸绿荫葱葱的小村庄。三面环水,一面有一条主干道进村,村口路边立有一块石碑,刻着苍劲有力的字“团结农场欢迎您!”显然,村庄不同于常见的农村,整齐划一的小洋房,虽则不奢华,却很壮观、整洁,村主干道两边是两排整齐高大的白桦树,路牙边繁花锦簇、青草悠悠。村长从自家农家乐小院跑出来笑脸相迎,古色古香的小院中间是小桥流水、曲折回廊。陶青山、林秋雨一行下车,林秋雨注意到沿着回廊是一个一个竹门镶嵌的包间,每一个包间门派都是以数字起头的成语命名:“一元复始”、“二分明月”、“三月烟花”、“四海升平”、“五谷丰登”……“百尺竿头”、“千紫万红”、“万井堤封”……他们一行被安排在“万”字开头的“万井堤封”包间,和陶青山同行的有王伟、王杰兄弟俩,以及另外一对罗氏夫妇携带一双儿女,热热闹闹一桌人。四辆豪车奥迪、卡宴、宾利、林肯停在农家乐门外,显得格外惹眼。
      陶青山草包不解地问村长:“村长,这万井堤封每个字我都认识,这组拼起来是啥意思?”村长憨憨地笑道:“是我们村小学语文老师帮起的名,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那是文化人的事,我就知道按照门牌上数字的大小来安排客人的尊卑。”
      罗氏夫妻客套地感谢:“莫大荣幸,我们几个能被村长安排进万字开头的包间。”
      姜素素说,古时候统治阶级给农户编队,一井为八户,“万井堤封”大概就是这个典故来的吧;林秋雨接过话茬说:“万井堤封,描述了古扬州时期辖区八万多户居民的繁荣鼎盛。”一行人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果然还是读书人有文化,关键时候显身手,村长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这么久了,才知道门牌上四个字的意义,誓要拿出最好的存酒来招待他们,以谢赐教。陶青山更是一脸崇拜地盯着林秋雨,伸出大拇指示好。
      酒过三循,陶青山对姜素素、林秋雨、王伟兄弟一行故作玄虚地问:“你们可知现在我们是坐在镇江的地盘上喝酒?这里并非扬州属地哦!”众人不解,王杰说,“我们也没有过江啊,长江以南才是镇江,北岸是扬州,这是常识,你又忽悠我们!”
      陶青山对村长指令:“来来村长,你给他们上一课!给他们普及一下知识,以及你们的创业发家史。”
      村长咩了一大口酒,朝大家自豪地大笑道:“哈哈,的确如此,我们这个村行政上隶属于长江对岸的镇江市大港镇”,众人一脸不解,村长不慌不忙夹菜、吃菜,吊足了大家好奇心,“建国初期我们的父母辈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从上海下放到镇江江边垦荒,有一批人,被分配到环境更恶劣的江北岸滩涂芦苇荡,组建了团结农场,也就是现在的团结村。后来,好多人回上海了,还有58户人家留下了,经过三辈人繁衍达已到了165户,大家修路建房、栽树种花、开挖水渠河道,把这里打造成为世外桃源,行政隶属却一直沿袭历史,归属长江对岸的镇江市。”
      “奥,原来这样啊!”众人恍然大悟,有人云,“你就是土皇帝啊!”
      “唉,这话不能这么乱说噢,天下永远是共产党的天下,我们只是苦心经营,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火旺旺的。父辈们创业艰难,我们这一辈守业也很艰难”,村长借着酒劲继续侃谈,“我们这165户村民齐心协力,把整个农场打造成吃、喝、玩、乐、渔一条龙环境优美的农家乐庄园,下

第3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