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是最醉人的春节,路边杨柳依依,燕子飞旋。放眼望去,那大片大片的麦苗长得正旺,恰似无边的绿的海洋,春风吹拂,还掀起了此起彼伏绿的波浪。有时还会遇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地,金灿灿的开得耀眼,那芳香更是醉人。方正带学生们向二郎山挺进,真好似在绿海和花海中航行。学生们更像是脱笼之鹄,恨不得能插上双翅飞翔。女孩子们一路唱着欢歌,男孩子们是嬉戏打闹,有的甚至跑到田边去摘一束油菜花,简值像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方正有时严厉批评才能止得住,但学生们随即一笑又把方正也逗乐了。行程近三个小时,二郎山已近在眼前,看到那青翠雄伟的二郎山峰,学生们激动了,有的大喊着:“二郎山,我们来了——”还有的更俏皮,说:“二郎神在吗?我们来看你了——”逗得大家大笑起来了。
二郎山的东山脚是一大片松柏林,这里长眠着近百位抗日烈士。方正和学生们下了自行车,到了二郎山脚的柳林里折了一些细长的柳枝,采来了大束大束的鲜艳的山花,编成了花篮和花圈,方正拿出事先准备的笔和白纸,写下了挽联:“为国捐躯,成仁取义。”“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同学们停止了说笑,一个个肃穆起来。这个烈士墓群占地约五亩,方形,周围有护沟。南面是门,走过一座小石桥就进入墓地。这里大多是无名烈士墓。据老人们讲,当时是一支新四军的游击队和日寇激战,由于敌众我寡,打了一天一夜,子弹都打光了,还有的用石头砸,大部分壮烈牺牲,只有极少数突围。当时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新四军的一匹战马驮着了位牺牲的战士,在深夜跑到二郎山村子里嘶鸣。熟睡的人们被惊醒,不知怎么回事,怕是日本鬼子来了而不敢出门。那战马不停敲打村子里的门,还嘶鸣。好久,才有胆子大的人从门缝中偷看,看清只是一匹马。这下众人才敢出来,看清了原来是马驮着牺牲的战士,那匹马浑身是伤,众人把牺牲的战士弄下马来,灯光下人们还看到战马在流泪。那匹战马长嘶了几声后就倒地死去,仿佛去追随他的主人。人们都赞那匹马是烈马,说马能救主人,人们看那个战士,可能是突围时受的伤,由于流血过多,时间太久才牺牲的。二郎山乡亲们把二郎山战役牺牲的近四十位烈士遗体和牺牲的烈马一起掩埋在这苍翠的二郎山下,栽上了成行的松柏。解放后,人民政府又立碑纪念。
方正和同学们为烈士纪念碑献上花篮和花圈,然后,方正给同学们讲述了新四军血战二郎山的故事,让同学们重温那战火岁月。方正沉重地说着,新四军的子弹打光了,石头扔完了,最后是是拿着大刀向敌人冲去。刀刃砍卷了,就用刀背砸。还有的战士临死时候还抱着敌人,嘴里咬着敌人的脖子。有的战士抱着敌人,拉响了敌人腰间的手雷,和敌人死在一起。听到这里时,有的同学禁不住哭了起来。方正讲述完烈士的英勇事迹后,接着对着纪念碑说:“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你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你们的辉煌业绩,将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方正也流泪了,他的的思绪仿佛也;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接下来,同学们献上了祭文和誓词:“长眠在这片苍松翠柏中的英烈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和景仰的心情,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沉痛
第三卷 激情育桃李 第二十八节 真情祭先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