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从我算是正式工作开始说起吧。
      一、退伍,参加工作
      1990年,我退伍回到青岛,按照国家分配,我走进一家大二型国有商业流通(快消品)企业,被安排到公司最基层的仓库,成为一名仓库保管员,在库头的主持下,签订书面的师徒协议后跟着师傅学徒,主管名酒库,半年后就出徒可以独立作业了。
      跟师傅学徒,还是沿用原有的国有企业的培训模式,和师傅签订正规印刷版的师徒合同,现在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我的师傅是个长相端正、身高与我相仿、大我一旬的男愤青,业务能力在整个公司很出名,可是看不惯的事情太多,也不屑于巴结上级走关系,所以,能力没有与职位匹配,仍然是保管员一枚。
      初次与师傅接触,他总是阴沉着脸,很少正眼看我,直到我要离开他独立工作时,才看到他给我个笑脸,珍贵的到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师傅,多么令人神往的一个称谓。
      可是,我既没感觉到慈父般的关怀,也没感觉到严父般的教导,总是不冷不热、爱答不理。这就是我学到的第一课——要想学东西,就得主动,而且要主动的让指导者喜欢你。也应验了那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就算是打着哈欠也要琢磨看不懂且枯燥的仓库保管知识,把不懂的记下了,看着师傅的脸色和时机去请教,时不时的还得给师傅敬烟、递茶。
      在大家午休时,我会到仓库区整理货品,清扫卫生。因为,我们仓库的出入货是很频繁的,每次出入货都会出现需要整理的地方和卫生清理。这是在师傅提醒我一次之后,我才认识到的问题。
      我的想法是,同类的事情不能让师傅说我第二次!
      当时的国有企业,都是公司内部选拔机关职员和靠关系安排,我有幸因为当兵履历优异、员和钢笔字迹尚可,在又一个半年后,被以借调的名义调到公司机关宣传科,成了一名宣传干事。
      办公室是党委和宣传科共用,加上我总共四个人

(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