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蒸日上
到了97年,公司人员配备适当、员工状态稳定、产品日新月异、市场供不应求,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状态,最多的时候除去天津、沈阳、大连等省外城市,整个山东省,只要是可以叫做“市”的地方就会有我们的产品,合计约有100余家商场,但大部分还是赊销的方式。
在销售量较大的时候,资金回笼也很快,还感觉不到资金压力,只要有上门借钱的朋友,我基本上是不会让他失望而归。
我的生活也开始小有改善,我所说的改善仅局限于吃穿和运动。
大半年的时间我几乎是每天9点左右起床,而后到保龄球馆,打到11半左右到公司吃午饭,下午开始工作直到深夜2点左右。
当时,我的儿子2岁了,家人一直催促我买个房子(因为我已经失去了享受国家照顾的任何保障),而我的想法是:要买房子就一步到位,一定要那种游泳池在室内的,气派吧!可是到现在,我也是仅仅看别人住这种房子。
有一次,一笔贷款到期,资金不够,我找到了几乎是一天两三次到我公司玩的同学林,他是个肯吃苦耐劳、能说会道且机遇不错的人,靠他台湾的亲叔叔帮忙介绍业务,几年下来家底不菲。
为了帮我临时先还随借办理银行手续,我们俩拿着一个编织袋去银行,一次性提了50万,可够沉得。这位林姓同学,在我以后的多年时间里仍然帮助了我很多。
97——98年的时间里,我的广告投入基本上每年20多万,有线电视的电影频道我是唯一从头至尾没有停过的标版广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报纸的软文广告也时不时被许多家长拿着到商场——“就要报纸上写的这种玩具”,那时广告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青岛第一家高端日资商场筹备开业,要想进店设柜,费用高的离谱,许多厂商依然趋之若鹜。他们的销售课人员来到我们展厅,经过他们三番五次的要求,最终以25天全部结清货款、免除一切进店费用的书面合同条件,我们的产品上柜了,且销售量一直名列前茅。
第一辆坐骑
为了保持与自身形象匹配,为了企业公众形象、为了光宗耀祖、为了让同行业刮目相看、为了数不清的虚荣心理由,我决
(之二十四——蒸蒸日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