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学同学林
就在我第四次搬家后,我那位林同学找到我,对于他的出现,我觉得还真就是天意,之后的几年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尽管我欠他的借款一拖再拖、无力偿还,可我们还是好朋友。
当然,这中间也有翻脸甚至于拳脚相加的时候,都是我自己活该,这是后话,留的待续。静心想想,换做是我,我还真做到像他那样。
小林,家里弟兄四个,他最小。我们小时候他家里生活也是比较艰难的。这小子从小就调皮,小学五年级时,因为我们性情古怪的班主任对他过于严厉,小林竟然晚上把老师家窗户玻璃给砸了。
他初中因为械斗伤人被关进少管所一年,他回来后居然继续考高中,竟然考上了,还是和我一个学校,比我矮一级。上了半年他就辍学打工赚钱补贴家用了。
后来这哥们跟着他二叔发了财,但是,本质上他是个勤奋刻苦的人。
不过,这家伙有些地主作风,喜欢穿金戴银的,我们给他起个外号叫“土财主”。
在他一次严重交通意外中,脚踝骨骨折,打上钢钉牵引,当我急匆匆来到病房探视时,他满脸都是淤青,鼻子眼睛都在一个平面上了,像个黑面馒头似得,他开口第一句话竟然是:我以为你欠我的钱不用还了!你千万别以为他这仅仅是幽默,这也是他发自肺腑的啊。
他的故事很多很长,后面慢慢叙述。
6、个私局长
1998年,国家开始重视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受此关注,心存感激,为人刚正不阿、雷厉风行,却为我与银行的贷款事宜不辞辛劳地过问、帮忙联系,甚至于在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挂牌仪式酒会上,与同桌的银行行长因为刁难我的贷款事项而拍案而起,愤然离席,我敬仰此人。
在我破产之后的一次遗留发票问题中,也是这位亲自出面请客,帮我提前结束了我东躲西藏、深居简出、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7、君子之交
称之为老仲,倒不是他年龄比我大,而是心态成熟度高于我。
我觉得“哥们”这俩字用在他身上合适。上海人。
我们俩也算是偶遇,也算是上天安排这么一位来帮我解惑。和老仲初识,是在一次经理人协会活动。我们分组讨论时,他对我的慷慨陈词很有肯定。回头,我去他公司造访,他竟然在和我聊天交流时,不停的记录我说的一些话,让我觉得自己的话还有如此价值,此人亦是好学之徒。
渐渐熟识,经常聊天,他也在工作方面为我考虑。从他身上,我真的发现了什么是无私,他帮助我或者别让几乎是不带有期望回报的。他时不时的会给我打电话,说“有这么个人,也许对
(之二十六——我的贵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