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十二之树倒猢狲散)[1/2页]

谁疼谁知道——多少春秋风雨改 朗行者678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0个瓶子7个盖
      贷款的搁浅就像身体严重缺血,直接导致公司整体运营的紊乱。商场按时间结算是我所左右不了的,而且所结货款杯水车薪。但是,处于停滞的基础建设、原材料供应商、员工工资、各项税费接踵而来。以前,我的信誉口碑一落千丈。由此,拆东墙补西墙的行动暴露无遗地开始了。
      此时,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在家人、亲戚朋友以及能开得了口的人之间借钱,疲于应付各项要命的开支。员工开始人心浮动,出现了私吞货款的事情,各大商场因为我们不能及时补充新的品种开始要求解除合作,供应商开始拒绝继续供货,员工离职频频上演,我以及公司方寸显乱。
      我开始盘算公司下一步的形势,如果资金短时间进来,一是马上增加设备,开始接外销订单加工(此前我一直致力于民族品牌的建设),可谓缓兵之计,至少可以恢复员工和供应商的信心;二是收缩内销市场战线,保留部分销量和结算良好的一类商场,其他的二三线商场集中撤柜,减少人员和费用压力;三是新建厂房先做部分启用,残垣断壁留待资金充裕时完善。
      就如事后一个朋友对我提及:10个瓶子7个盖,总有一天要掉链子的。可当10个瓶子剩下3个盖的时候怎么办?是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就在我背水一战的时候,我的搭档战友悄然离开,当然也带走了我借他的钱(我当时忙于应付外围事物,公司内部交给他打理),而且他又于次月又悄然返回公司,领走了他的上个月工资,而且发放了全部员工的工资。新签半年多的公司写字楼也在天天催缴租金,此时,大势已去,员工人心背离,解散公司已是迫在眉睫,。
      此时,我无奈的想到了不合时宜的一句话:撤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此情此景,岂可同日而语?伤心的1999。
      承蒙我那位林同学的错爱,他把用作员工宿舍的自家房子腾给我做临时战地指挥所用。公司写字楼搬家,我是以抵押一张空头支票为代价(后被起诉,无法得到执行),搬出了办公家具,遣散完部分员工,只剩下两个助理跟随我,因为他俩的工资还没发。
      这二位在去火车站提回各地退回的产品后,坐下来和我谈要工资。要工资无可厚非,本来就是我拖欠人家的,可是,采取这种要挟的手段,尤其是这种时候,我忍无可忍,最终,他俩抱着那些退回的产品抵工资了。
      这是1999年底,澳门已经回归了。
      工厂还在,但已停产数月,可也是危在旦夕,我迅速联系了一家收购库存的个体户,装了满满的一辆4吨卡车,价值几十万的

(三十二之树倒猢狲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