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2月,我在参加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年会时遇到了我“打短工”的刘总。看到我他非常激动:我找你1年了,你的手机换了,联系不上你。看到他我也很感慨,人还在,梦也在!
依然是上岛咖啡,我们叙旧。他的产品已经升级换代,说到这两年的经历,他不禁凄然泪下,说到自己当年的创业掘的第一桶金,和我很多相似之处。
我说:后来的失败是因为我们都把偶然当成必然了!
他直言不讳的再次力邀我加盟:以前,我是没那个条件,捉襟见肘,现在好多了,政府都很支持这个项目;你来做负责销售,我负责内部管理和生产,如果你再做不好,就没人能做好了!当时的情形没法跟你说,我当时把车和房子都抵押了,我每天晚上回家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事情完全没有章法了,希望你别见怪!
这是他的原话。
半年内,我们保持每周两次碰面,总有谈不完的话题,前景好不风光,计划是先开发北京市场,从北向南辐射。
最终,我们的合作意向集结在我的待遇问题上。他说:虽说目前资金压力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可毕竟公司实力还不是很硬实,这样,我能保证你底薪12万,股份10,其他的按照销售计提,回头我让人力资源部的把合作协议发到你邮箱。听起来还是很有诚意的。
几天后,我看到了邮件,我的心情一下子回到了原点,知道为什么吗?
原来,协议内容中关于我个人收入的12万底薪有6套计算公式,每个月的实发工资是1500元。
我沉默了一周,他来电话:车(一辆90年的桑塔纳)和启动资金我都准备好了,你什么时候方便出发?
我说:我需要再考虑几天,你等我的邮件再说吧。
我给他回复邮件的主题内容是:我的希望是你的希望,你的希望还是你的希望。
看来,他不是缺钱少物的事导致心情紊乱,而是根儿上就是这么个思路、习惯。
新的迷茫
在这起起落落的人生阶段,我不时在想:当时邓爷爷三起三落,他是怎么想的?
姜子牙一生坎坷,70多岁才开始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
我该何去何从呢?
05年7月份,在一次管理座谈会上,我结识了某教育训练集团青岛分公司的总经理宇,我们成了君子之交的哥们,说是君子,我觉得有借机抬高之嫌,此人后表。
这个哥们,比我小两岁,他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常理是解释不通的!后来,他很钟情于传统文化,对他自己的心理调整和精神状态作用很大,他也是我唯一佩服的一个年龄比我小的人,去年我到上海出差,他还顶住老婆的重重压力每天下班陪我到处走走。
受他邀请,我到他们公司做管理顾问,也是为了投缘,他也不遗余力的为我联系客户、介绍朋友认识。后来,我们碰到这样一个客户。
客户也是姓张,也是戴眼镜,外贸业务员出身,后来自己单飞,几经打拼家业渐丰,买下旺角的一层写字楼,自己专用车3辆,分别是:奔驰、宝马和保时捷卡宴。
此人善于“学习”,时不时一个人驾车到上海参加个2小时的培训班;看到别人摄影很时尚,他就集中打包花16万买了全套设备,真是武装到牙齿了,从他的照片质量和效果来看,真让我见识了好设备就是不同凡响
(四十四之巧遇旧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