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章 从根上解决问题[1/2页]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 星辰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乾清宫中,朱翊钧正在召见刚刚被免职的辽东镇分守建州游击将军,武靖伯赵祖荫。
      朝廷接连几次对女真人有大动作,为了防止蒙古人趁机生事,每次都是在行动之前先打蒙古人,先把蒙古人打跑了再对付女真人。
      蒙古人老是被打,心里憋着气,便重整旗鼓,杀了回来,准备劫掠辽东。
      辽东镇得到消息后,立刻派海西、建州两地的兵马迎击。
      海西、建州两地的女真都被收编了,遇到战事,自然要先把他们推上去。
      武靖伯赵祖荫是分守建州的游击将军,便奉命率军出击,归属副总兵杜桐指挥。
      可是,赵祖荫毕竟年轻,缺乏经验,不然朱翊钧也不会放他到辽东去历练。
      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
      蒙古人看出赵祖荫年轻气盛,便故意诱敌深入,赵祖荫中了埋伏,吃了败仗,折损些许兵马,但不算严重。
      其余几路明军皆胜,唯独赵祖荫这一路败了。辽东巡按御史便上疏弹劾赵祖荫治军无方。
      这没什么好说的,打仗嘛,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吃了败仗被免职,很正常,军队中讲究的就是这个,朱翊钧也是按正常程序走,没有刻意的去改变。
      赵祖荫游击将军的官职被免去后,朱翊钧便将其召回京师,今日又在乾清宫中召见他。
      武靖伯赵祖荫,自知没有脸面,一进乾清宫,直接跪倒在地,“陛下,是臣无能,上负陛下殷切之期,下负朝廷治军之略,恳请陛下责罚。”
      朱翊钧迈步走去,亲手扶起赵祖荫。
      “在京营待着容易,在你父亲身后待着,也不算难,等真正轮到自己挑头撑局面的时候,才发现没那么容易吧。”
      “来,给武靖伯搬个凳子。”朱翊钧对着旁边侍奉的一位小太监吩咐。
      这小太监随之搬来一个小圆凳,放到赵祖荫身旁,“武靖伯,您请。”
      赵祖荫哪有脸坐,扑通又跪倒了,“陛下,臣乃败军之将,您不治臣的罪已是臣的万幸,岂敢再有此悖礼之举。”
      朱翊钧再次扶起赵祖荫,“胜败乃兵家常事,武靖伯你又是初次单独领兵,正常人走路还有可能栽跟头呢,这都不算什么。”
      “你父亲壮年而逝,你弟弟又过于年轻,整个武靖伯府还都要你担着,打起精神。”
      “起来吧。”
      “谢陛下。”赵祖荫起身是起身,可他没敢坐。
      赵祖荫不敢坐,朱翊钧是皇帝,可没什么不敢坐的,他坐到龙椅上,“武靖伯,你在辽东待了也有些日子了,对于辽东的一些军政情况,怎么看?”
      “回禀陛下,辽东巡抚李松,是能吏,民政也好,军事也好,能看得出他的能力。”
      “辽东总兵宁远伯李成梁,沙场悍将,经验丰富,辽东有他在,可保无虞。”
      “只是,李松自隆庆五年就任宁前兵备佥事,而后升副使,升巡抚,在辽东任职已有十余年。”
      “宁远伯在辽东任职的时间则更长。”
      “辽东地处边陲,更是军镇,文官久居,可以更好的熟悉当地情况,避免胡乱指挥。”
      “可当下不是开国时期,无需武将能臣久镇一方,依臣愚见,以宁远伯之军功,早应升迁。”
      赵祖荫的意思说的很委婉,在大明朝的政治体制下,文官造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李松在辽东问题不大。
      但李成梁在辽东待的时间太长,该动一动了。
      对于李成梁,朱翊钧也有考虑,确实他在辽东待的时间太长了,树大根深,但现在刚刚平定了女真人,李成梁暂时还不宜动。
      明朝的政治体制已经相当成熟,文臣也好,武将也好,

第87章 从根上解决问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