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集--移情别恋1:[1/2页]

爱情纪实文学 【风雨人生】 李红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让人心醉和心碎的故事,一个零乱的,没有章法和写作技巧的故事,里面有当事人的日记,笔记和来往信件,从而揭开了发生在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小县城里那桩轰动四邻八乡的婚外恋,也是忘年恋的始末······
      【风雨人生】
      第一集
      移情别恋1
      我曾经是一名知青,在乡下苦苦磨练了八年,二十五岁顶替父亲进城,在县百货公司当了一名售货员。二十六岁时与单位同事林某结婚,二十七岁时生了儿子蛟蛟。在我三十一岁,既年轻又漂亮时,遇上了我现在的先生--伊清。
      现在先以伊清的一则日记来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一九八零年六月二十一日--星期六--晴
      【代价】最初刊登在【当代】上,人们看后议论纷纷,引起强烈的反响。我因下去搞中心工作,一直未能看到。最近看到这个中篇转载在【新华报】文摘版上,特借来一阅。
      我对这篇小说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主要觉得它真实感人,使人感到切肤之痛,以致引起强烈的共鸣······
      看了这些,也联想到我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冤狱六年,茹苦含辛。妻子覃某却在我关押后,背信弃义,完全忘却我的痛苦和灾难,与别人寻欢作乐。十多岁的女儿给别人家当保姆,儿子仅读了小学就缀学回来,在他母亲与别人私通的情况下,过着不堪屈辱的生活。我释放回来后,也没有复职,没有补发工资,恢复名誉。覃某仍然每天吵闹,闹着要离婚。一家五口被撵到一间又小又湿的小房子里居住,与小说中的人物,何其相似,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喜欢文学,从小就爱看书,中外名著也看了不少,所以,自己就跃跃欲试,想搞文学创作。我报了浙江温州【文学青年】函授班,天天在空闲时,都很认真的学习。但我的丈夫林对我搞创作却不以为然,希望我还是像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上好班,带好孩子,晚上一家人出去散散步,看看电影。
      我不,为这事很多次和他争吵,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怎么会这样?】:
      我整整几个钟头,都在台灯下坐着,
      用这笨拙的笔,
      学着,想着,写着,一晚又一晚,
      不去想那溜街,看电视,
      因为我自己觉得很充实。
      可是,他却说:“瞧你多自大,
      未必然还想当作家?”
   &

第一集--移情别恋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