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切的漠然。
22:我难以认真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把它们记下来了,我老是找借口,说是调整自己,可也不能一事不做啊;而我真的是一事不做,除了上班,呆在屋里看书,就是睡觉,我贪睡觉了,连街都懒得上,懒啊!吴老师说:“你连书也不看,字不写,一点不用功,就想搞个作家,作家是你这样争取的?那个时候我们好用功啊!”
说到吴老师,我又想到他给我介绍的对象,一个停薪留职在家搞照相业生意的个体户,大学生,据说也受了很多苦,也挣了不少钱;人也年轻,漂亮,家里是知识分子家庭。吴老师几次地催我,谈,要我去看看这个人,我只是笑笑。
有一次,我明确地告诉他:“吴老师,这样的条件我不愿意,他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以后自然要生孩子,料理家务,而我是不愿意做这些事的;我也不愿意有人以‘丈夫的身份来束缚我。这辈子,我打定主意不再结婚了······”说这番话时,我带着笑意,然而,我的内心却感到苦楚,我多希望能照自己的愿望而生活,但这一切似乎离我太遥远了。
吴老师这样说:“你应该有自己的幸福,为什么非要这样?你以为别人会拴住你?其实,他的思想跟我是一样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
我不是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吗?而这条路却是这样的艰难。
尽管工作忙,但在空闲时也常常在猜想我所关心的一切事情,想总是想,还是不知道情况,让我觉得心里难受,空落落的。
八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晴天--
鉴于我的工作态度和表现,我又被调到了车队。说是车队,也只有两辆中巴车。因为车队需要肯干的人,于是,就选中了我。但只跑了一天车,(到灌县)就因为票不符合要求而停车,现在无事可干了,原来说我勤快的人又说我变了,变懒了。看来还是要坚持多做事才行。
到车队的最大好处就是占了一间房子,虽然住不长,但比在别人家自由一些。我确实是给肖琳他们添了不少麻烦,心里很过意不去,以后再感谢。昨天晚上,我就到这间屋子里住了,当我提着大小的包来到这里时,心里却是无比的酸楚和凄凉,我多像一个可怜的行乞人啊······
昨天,黄总到文家,他叫我也随车去,玩了半天。我既老实,又呆板,那里的主人很是诧异,老是打量我,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老伊给我回信了,还是老问题解决不了,我真感到难耐的孤独和寂寞。他还是要我学习,这自然是我应该办到的事情。可是,我处在这里的时时刻刻都牵挂着远方的亲人,看到别人自信而幸福,我只有流泪,只有心痛。今天,这种痛楚的心情又涌上了心头,难啊,哪里是我的彼岸?在收到伊清的来信时,也收到了好友欣荣和潇三娘的来信。
那个时候,最盼望的信就是清的,每次读到他那深情款款的来信时,心里就觉得很快乐。
亲爱的松:你好!
收到你的来信,总是感到非常高兴的,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觉得不够,开完会回到房间,又要翻出来看。你的信使我感到温暖而亲切,使我感到鼓舞和安慰,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纯真感情,因为它使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看到你在工作上受到普遍赞扬,看到你的身体在饱受折磨以后,正在恢复健康,看到你精神上已经由悲观,苦闷转变为积极和充满信心,我是多么高兴啊!红松,你在我的心目中,占据着最亲的亲人的位置,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这一切,都是十分自然的。
宪法规定通信自由,通信往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由于宪法的宣传不够,私折信件,或干脆把信偷去的事,过去都曾有过(我们这里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因此在每次给你写信时,心里本来有许多话要谈,结果也只能简而言之。看来你写来的信也基于上面所说的“简而言之”的原则写的,目前还是以这么写为好。
我盼望迅速解决的两件事,在经过许多刁难,拖延以后,现在还是叫“听候通知”。我想在五月份内先解决一件,大约是可靠的。我非常想念你,盼望你回来。但我又希望你本月不要回来,我想你会理解的。
前次,
爱情纪实文学【风雨人生】第三集--磨砺苦难--2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