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秦国
      咸阳宫
      朝堂上,秦王嬴政与众臣在议事。
      群臣无不是对秦王祝贺:“恭喜吾王,贺喜吾王。灭掉了五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众卿同喜。”嬴政脸上难得露出笑容,又想起在最东方还有一个齐国在那,心里有些许不快。
      “那东海之滨还屹立着齐国,天下一统还是差了半步。”嬴政敲打众臣。
      朝臣听到嬴政的言语,内心是一阵沉默,几十年不舞刀枪、只谈文墨的齐国,怎能挡住携大胜之势、如狼似虎的秦军。
      此刻,李斯适时开口:“王上何不让尚留驻在辽地的王贲将军,率大秦虎贲一路南下,踏灭齐国。”
      “嗯嗯,爱卿所言即是。”嬴政认同,唤来人给王贲传令。
      随后嬴政又问了朝臣还有何要事启奏,看到下方的众臣皆是沉默不语,便要让赵高宣布退朝之时,一个人小跑进殿,告知齐国使者来访。
      嬴政听完眉头跳动,脸上露出古怪笑容,“远来是客。那就宣吧。”
      “宣齐国使者进殿!”
      秦国群臣都往后看,一个使节模样的人走进殿内。
      他先是代替齐王向秦王问好,然后又是恭祝秦国灭掉赵楚魏等五国,并献上厚礼。
      接着道出来访的目的,希望秦齐能永结盟好。
      但是,齐国使者说出目的后,发现气氛很是奇怪,抬头看去,发现秦国君臣都用一种观赏猴子的目光看着他。
      有人提议:“我觉得吧,永结盟好不如共成一体,这样,齐国去其国号,并入我大秦,免去刀兵之祸,岂不美哉啊?!”
      “哈哈!是极!是极!”不少人拍手应同。
      齐国使者涨红了脸,他用祈求的语气,不甘心地望着秦王:“大王也是如此想法吗?”
      嬴政摆摆手,“齐王的心意,孤收下了,不过结盟之事就不要再谈了。”
      得到了秦王肯定的答复,齐国使者脸色煞白,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咸阳宫,回到齐国复命。
      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领秦军由原燕国南部南下进攻齐都临淄。
      齐军多年武备松弛、士气本不旺盛,对秦军突然从北攻来,更是措手不及。迅速土崩瓦解。
      秦军一举攻占临淄,俘齐王建,齐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至此六国皆灭,秦国一统天下!
      秦王:“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于是嬴政让王绾、李斯等众臣议改称号。
      众臣:“以前上古五帝有地方数千里,但是诸侯有时候服从天子,有时候不服,天子也拿他们没办法。”
      “现在陛下兴义兵,平定了天下,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郡县,法令一统,这是自上古以来都没有的事情,这是五帝比不上的。”
      “臣等与博士经过仔细商讨,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是最为尊贵。所以臣等冒死上尊号,陛下您就称泰皇。”
      大殿之上,久久没有声音,显然并不满意这个称号。
      嬴政思索片刻,缓缓而道:“去泰留皇,再加上古之帝位号,尊号就定为皇帝。”
      “自今日起,朕为始皇帝,后世用计数的方法,从二世三世传到万世,传之无穷。”
      声若天威,滚滚而来。
      众臣皆叩拜,“臣,拜见始皇!”
      随后,始皇嬴政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取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而在地方制度上,始皇嬴政先后听取了丞相王绾与廷尉李斯的建议。
      丞相王绾认为应当延续周朝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将除了秦国的核心领土,将多数的地区,比如燕地、楚地、吴越、齐地等,分封给嬴室宗族子弟,命其守卫边疆,维持封建制度。
      他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周朝延寿八百载,一定程度上便是这分封制带来的。
      其次,一些蛮荒之地,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缓慢,由中央政府来治理,可能导致效率低下,不利于地区的开发。
      再者,此次分封仅封嬴室宗族子弟,日后哪怕诸侯国强大起来,肉照样烂在锅里,而且天子与诸侯同出一族,很难出现权臣欺君的情况,何愁江山不定?
      最后可以在各诸侯国之间,设立郡县分割开来,避免其吞并弱小,进而威胁中央帝国。
   

第35章 风袭天下(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