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219年1月1日,中国旧历元旦,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节目的喜悦中。
世界航天局科研中心的人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虚拟太空人正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着紧张的训练,希丁斯博士正在进行另一项攻关:虚拟时空穿梭飞船的设计。
虚拟时空穿梭飞船的名字还是安德鲁爵士取的,寓意虚拟设备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不同时空中,也就是可以自由穿梭于各个不同的宇宙空间中。正常宇宙飞船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最多只能无限接近于光速,还不能做到超光速,因为不同宇宙空间中的时空结构不同,速度又会受到各个宇宙时空的限制,速度可能还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想实现在各个宇宙中探索,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完成了,信息也不能时时传输回地球。
但如果是虚拟设备,与实体设备之间通过虚拟空间联络,可以实现信息互联,就要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就目前科技水平与虚拟空间实际进行的试验而言,开发出虚拟设备并不难,比较难的是可以在其他宇宙空间可以实际操控的虚拟设备,比如现在的多功能飞行箱,在地球的环境中可以很好的操作,实现飞行箱的各种功能,但如果是虚拟设备呢,是不是也具备同样的操控性?还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能源补充问题。
虚拟太空人在虚拟空间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能量补充,但如果在脱离虚拟空间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就是一个绝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是否能持续进行多重宇宙文明探索项目!
虚拟时空穿梭飞船的研发与实现并不困难,主要是能源系统,能否为虚拟太空人提供有效持续的能源补充以及虚拟时空穿梭飞船的能量补充,是摆在所有多重宇宙文明探索人眼前的重大科学难题。关于这个问题,文教授与项目组成员进行了五次以上的碰头说明会,最后决定由安德鲁爵士做为该项目的带头人,对虚拟时空穿梭飞船进行设计开发,并解决在虚拟空间中的能源供给问题。
终于在第五次碰头会上,安德鲁爵士不出意料的交了白卷,科研项目就此停滞下来。
“大家需要冷静下来,确认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们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文教授首先对团队成员表态。
“目前开发虚拟时空穿梭器没有问题,但能源的补充还没有解决,一直都是虚拟空间不断传输能量,才能维持虚拟时空穿梭器和虚拟太空人的状态,只要虚拟空间停止能量供给,很快虚拟太空人与虚拟设备都会消失在虚拟空间中,即使已经成为能量体,也摆脱不了这个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将是致命的!“安德鲁爵士坦言道。
“那就看看能否在能量体飞船中生成单独的能量补充装置。“希丁斯博士补充道。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做不到,本身能量体就是虚拟设备通过虚拟空间形成的,不具备自我生成能量的条件和基础。“安德鲁爵士忧心忡忡地表示,同时,安德鲁的团队也已经缴械投降。
“我来试试,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具体还要看实际的技术指标。“才玉教授说道。
“能否说明一下你的想法,这样也好让大家都帮忙参谋一下。“文教授道。
“好的。“才玉教授说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
“我们的想法一直是在虚拟空间生成能量体,这对于虚拟人和虚拟设备本身没有问题,但涉及到实际操控就存在问题,虚拟的设备是否能具体实体设备的功能,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不涉及到能量补充,即使不用虚拟设备,不是一样能实现时空探索吗?之所以需要虚拟时空穿梭飞船,归根结底还是要以虚拟时空穿梭飞船为载体,这点是项目组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的。”
“是这样的,包括我在向全世界报告时,只是说到需要使用虚拟时空穿梭飞船,也没有对时空穿梭飞船具体功能以及能源补充做深入的研究,看来这是项目组的纰漏。”文教授直言不秽。
才玉教授继续说出自身的想法。
“从目前的方案考虑,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行不通的,那么何不采取另一套方案,众所周知,从虚拟空间产生的能量体是接收能量后产生的,那么一定是不能再本身制造能量,这是能量守恒定律,这点是无论如何都打破不了的,这也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础规律。另一套方案就是我们首先需要制作出实体的时空穿梭器,时空穿梭器具备在不同宇宙时空中穿梭的功能,时空穿梭器具备源源不断的能源补充,我们再通过实体时空穿梭飞船,使时空穿梭飞船进入到虚拟空间中!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虚拟空间电磁加速器,使用虚拟时空穿梭飞船达到光速,根据爱因斯坦e=c理论,时空穿梭飞船达到光速后,会转变为能量体!由于时空穿梭器本身具体能量输送功能,转化为能量体后,同样也具备能量传输功能,这时再通过虚拟空间中的能量捕捉器,把能量体俘获,之后再通过电磁能量转换器,把能量体飞船速度降低到常规速度,这时,能量体就会固定在虚拟空间内,变为虚拟太空人在其他宇宙文明探索时的载体!只需要虚拟太空人具备操控设备的能力与智慧,就可以获得虚拟时空穿梭中需要的能源,这本身也不打破能量守恒定律,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这种方案是可行的!”
“这个想法比较有新意,我认为可以试试,要不然项目也走入到瓶颈了。”文教授眼前一亮,好象发现新大陆一样看着才教授,似乎自己以前一直忽略了才教授,让才教授在人员培训中心真是屈才了。
“才,你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我从心中佩服你这样的人才,给我们的科研发展指明了方向。”安德鲁爵士一脸喜悦的看着才玉教授。“早发现你有这样才能,早应该让你加入项目科技攻关团队。”
“还不能这样说,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而且制造一艘实体的时空穿梭飞船也不容易实现。”才玉教授直陈自己的想法。“我感觉还是要花一定时间把时空穿梭飞船研发出来,才能确定是否能成功转化为能量体,并且也需要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验证,能否提供出需要的能量也是一种假设“
“才教授,实体设备的研发由你的团队来负责,大家请记住,目前这个项目是关系到多重宇宙文明探索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只要才教授提出要求,我们项目组全力配合,甚至我可以向中国航空航天局提出申请,必要时请中方参与,务必要确保项目成功。“文教授下达了最终指示。
才玉教授在项目组开会的第二天,成立了专门项目团队,才教授为科技攻关项目组组长,负责研发多重宇宙文明探索时空穿梭飞船的设计工作。
在之后的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才教授投入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中。两个月后的一天,也就是2219年2月4日,世界航天局虚拟中心,在才教授的带领下,所有团队成员再次相聚在一起光子计算机控制室。
光子计算机模拟中心出现了一个形状奇特的飞行物,类似于圆盘形状的飞行器!飞行器由飞船控制系统、飞船反重力系统、反物质能量供应系统、飞船防御系统组成,飞船整体由电磁超导材料制作。由才教授提供出各个系统整体设计模型和技术指标要求。
飞船控制系统是飞船主控制室,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设备是时空引力场导引装置,用于确认宇宙空间时空引力场,也就是主要发现时空虫洞,并引导飞船进入时空虫洞的导航装置。还有另一项功能,就是用于发现超引力场,比如通过引力场,发现黑洞并避开黑洞。
飞行器最主要的部分是能源提供系统,反物质能量供应系统以反氦原子为主要能源。以目前科技水平,只能以反氦原子是最合适的选择。最好能收集到500克左右的反氦原子,以正反原子对撞产生的能量来估计,500克左右的正反原子对撞的能量基本上能提供飞船50年左右的能源补给。即使在大功率的启动飞船防御系统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为飞船提供5年左右的能源补给。
才玉教授同时阐明了另一个重要观点,无论是虚拟太空人,还是虚拟时空穿梭飞船,都是以纯能量体形式存在,这个能量体也具有质量,能量体的速度越高,质量越小。这同样源于能量守恒定律,通过调整能量输入与速度输出,来调解虚拟设备的质量,当速度接近于光速的情况下,减少能量的输入,就可以达到降低质量的目的,直到最终虚拟设备变为虚无的全息影像。
“这个观点在十九世纪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已经提出过。“才教授继续对光子计算机中的模型进行着解释。
飞船的反重力系统依托于飞船的船体材料:电磁超导材料,在输入能量的情况下,可提供与当前重力相反的斥力,比如,在地球的条件下,重力为98n,当在一块为n极的单极电磁铁上放置一块相同磁极的单极电磁铁,只要斥力大于98n,就会漂浮在空中,如果斥力大于98n,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当然,这与距离是成反比的,距离越远,那么产生的斥力就越小。如果再施加一定的动能,飞船就会相对轻松的离开地球引力场控制范围。
飞船的防御系统是由激光武器和电磁武器组成,当然,这些武器只是为了防御而设,并不为了进攻。所以并不能处于不间断的攻击中,如果连续攻击,那么消耗的能源将是巨大的,本来是50年的能源补给,在所有武器系统全部打开并攻击的情况下,飞船也只能连续运行5年左右的时间,当能量消耗殆尽的情况下,由于虚拟太空人和虚拟时空穿梭飞船得不到有效的能源补充,也会逐渐变为虚无,直至消失。
“按照这种理论,如果可行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由虚拟太空人组成的探索队,进行多重宇宙文明的探索项目,如果不可行,只能另辟蹊径。“才玉教授道。
“我感觉还是可行的,才,你真是太有才了,你不来科研中心,真的是屈才了!“希丁斯博士说道。
“我也赞同才教授的观点。“安德鲁爵士表态。
“好,莫非主任,你有什么看法?“文教授问道。
“这个项目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量体在虚拟空间外,基本上与实体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在虚拟设备的控制下,可以根据速度,调整能量体的状态。依目前的科技水平,按理论计算,能量体达到光速运行的情况下,能量体的质量会变小,当速度突破光速,能量体的质量会迅速变小,而且这种变小是以几何级数的级别变小!质量变小后,会不会影响到能量体接收实体人思维电波,还是一个未知数。思维电波的传输是以信息流的方式传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量子传输方式,不受时空界限的约束,只在能量体出现在思维电波的覆盖区域,能量体就会接收到实体人传输的信息流,这点不会受到影响,唯一的问题就是速度过快后,会不会影响到能量体对于思维电波的接收。”
“要知道,就算以光速运行,想要飞出银河系,那也要10万光年,即使最近的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要422光年,天狼星距离地球要84光年,往来就需要最少168年的时间。因此,时空穿梭飞船就必须要在运行过程中发现虫洞,只有发现虫洞,才能避免在浩瀚宇宙中的时间浪费问题。但在进入到虫洞过程中,是否思维电波的信息流能否一同穿越虫洞而与能量体继续保持同步,也是另外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在穿越虫洞时具体能否实现能量体与实体人的信息沟通将会是一个问题。”莫非主任不无担心的表示。
“是呀,但这还是基于实验的设想是真的能实现,我们距离第一步还没有完全实现,才教授,请问你的数字模型已经设计完成了吗?”文教授问道。
“基本已经完成,经过模拟测试,完全具备实际运行的条件。”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时空穿梭飞船的制作
第14章 脱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