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
      翟善忽然上前一步:“如今西征战事尚未结束,太孙等人也未凯旋,先行议功是否为时尚早?”
      老朱点点头:“敬甫所言甚是,这事暂时搁置,容后再议。”
      老朱也没什么不高兴的。
      对于苏谨的‘安置,他心里一直很矛盾,左右摇摆。
      既担心苏谨擅权,又不舍他的能力。
      这些日子久在病中,老朱反而有时间好好想想自己的‘后事,以及回顾下以往。
      从小到大,从一介游僧到开国帝王,一件件往事在脑海中不停划过。
      直到定格在洪武二十五年,遇到苏谨的那个午后。
      若无苏谨,自己能否看出炆儿其实不适合当帝王?
      若无苏谨,熥儿还能否坐在太孙的位置?
      若无苏谨,内帑是否尚能如此充足,让大明发动大战之时,不必再有后顾之忧?
      若无苏谨,西征之战可能如此顺利?
      若无苏谨,大明可能有这百世之疆?
      若无苏谨...
      老朱忽然惊觉,不知不觉间,这个惫懒小子竟然为大明做了这许多事。
      换作别的官员,此刻至少受封三品,不,一品要员,或者封侯拜相了吧?
      可苏谨呢?
      只愿求娶公主,甘愿藏身于市井之间,不问世事。
      老朱忽然笑了。
      “若是咱允许,恐怕这小子早就带着小娇妻,畅游于山水之间,此生不愿再进京吧?”
      “哼,你倒是想跑,可跑得掉吗?”
      老朱的心念忽然间无比通达。
      这样的能臣,自己为什么要处处忌惮?
      倘若苏谨真有心造反,就凭他手中犀利的武器,早已能轻松攻进皇宫。
      可他每每有新武器,却‘无私的献给朝廷,献给了咱。
      这样的好孩子,这样的好孙婿,乃是大明之福,朱家之福,咱却要处处小心忌惮、防备?
      老朱的眼神变得愈发坚决:“哼,回京之后,你小子再想躲懒,怕是躲不成喽~~”
      “陛下,陛下?”
      “嗯?”
      老朱这才发觉自己走了神:“什么?”
      翟善有些尴尬的笑笑:“陛下,臣刚才奏请官员寻迁之事。”
      “说。”
      老朱沉着脸,不愿让官员看出他已渐渐老去,总容易走神。
      “陛下,兵部尚书一职虚悬已久,兵部左侍郎齐泰多年兢兢业业,臣请擢其晋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这么多年,老朱就没安排过尚书。
      不为别的,就因不信任。
      他一介皇帝,却去兢兢业业干着尚书的活。
      “齐泰此人稳妥有余,但魄力不足,眼下西征未结,嗯...让他先兼着这个差事,观其后效吧。”
      “是,多谢陛下。”
      “臣齐泰,谢陛下隆恩!”
      齐泰也站了出来,向老朱躬身谢恩。
      “嗯,好生做着,切记兵乃国之大事,不可擅动。”
      “臣谨记陛下教诲。”
      答应的虽痛快,但齐泰心中不以为然。
      要说最喜欢妄动刀兵的那个人,陛下您才是最擅长的吧?
      兵部尚书之职议定,翟善继续说道:
      “户部赵大人卸任后,一直由郁新郁大人管着,
      郁大人年前因事寻迁,臣以为户部左侍郎王纯州可继任。”
      “还有什么安排,一并说了吧。”
      老朱也看出来了,这群家伙是想趁着自己高兴,提出任职之事。
   

第422章 若无苏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