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5章 新房落严王动私心[1/2页]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手抽的鸡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之所以清丈土地的工作能如此顺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本地的这些官员,现在没空和他捣乱。
      他们都在忙着写奏疏,找新主子朱老四邀功呢。
      虽然从洪武年间就开始施工,这都六七年了才终于竣工,但独属于杭城的第一个楼盘终于交房了。
      钱塘别苑。
      名字起的很雅,但这却是为这些平头百姓建的。
      真正的富人,仍旧住在自己至少三进的院子里。
      当年,杭城同时数个楼盘同时开始建。
      当年,这件事甚至是朱允炆亲自牵头和主持的。
      只可惜,后来随着他回京,以及一些其他原因,这楼盘的工期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工。
      与它同时开建的泉州,百姓都住进去好几年了,而杭城这些个楼,直到今年才终于竣工一个。
      但这对于那些被赶出家门,日思夜盼等着回迁的百姓,终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安居乐业,安居尚不能,谈何乐业?
      钱塘别苑工程体量很大,1000多亩,仅六层的楼房就多达百栋。
      每栋楼有四个独门,每层两户。
      简单一算,仅钱塘别苑一处,就能安置居民多达五千户。
      五千户人家可不是个小数,这已是明朝一个中、小县城的人口。
      钱塘是上县,自然不止这些人口。
      但仅用千余亩地,就能安置五千户人家,那多余出来的土地,在这寸土寸金的钱塘县,又价值几何?
      身为钱塘县令的王丘,心里自然算的过这笔账。
      这几日,他除了和杭州知府严世奋一同上奏,向朝廷表功之外,就是在算计着,要不要趁此机会,多开几个楼盘?
      要知道,钱塘别苑安置完那些拆掉的住户后,还剩余大半的房屋空置。
      那些想来钱塘谋生、做工、做生意的人,想不想买?又会不会买?
      答案毋庸置疑。
      王丘如此积极促进此事,一来若是能以此为吸引力,吸引大批人来钱塘定居、做生意,无疑为他的履历增添了靓丽的一笔。
      等严世奋他日升迁离任,这杭州知府的位置,自己可就更有希望了。
      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钱塘别苑的背后,他姓王。
      王丘的王,王氏士族的王。
      他王家本是北方宗族,当年也曾是太原王氏的一支。
      衣冠南渡后,他这一支就来到钱塘定居,生根发芽。
      直至今日,已是当地最有势力的名门望族,耕读世家。
      钱塘本就是杭城重县,若是自己能抓住这次机会。
      不止他王丘能更上一层楼,整个王家也水涨船高,在他手上重塑当年王氏辉煌。
      对于王丘的想法,严世奋自然无不可,甚至在背后大力支持。
      钱塘别苑他能拿到的分子虽然不多,但那不是还有好几处‘烂尾的工程吗?
      只要能拿到朝廷的支持,他王氏作东,自己只需要在其中摸一点油水就够了。
      严世奋的野心没那么大,也看的很清楚。
      他知道朱棣登基以后,对他们这些‘前朝余孽,迟早都会清理。
      与其等到被清算,不如抓紧时间弄到一笔养老钱,早早辞官回家做个富家翁去。
     &n

第665章 新房落严王动私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