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一些历史小常识[2/2页]

晟有余年 日照龙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阶层却就这样被忽视了。士农工商,本来应该是实力更强的商,却要屈居末尾。这不能不说有些荒唐。随着帝国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会出现各处百姓到外地流亡来躲避繁重的赋税。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摊丁入亩:根据明代流民四起的经验与教训,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经过逐渐尝试最终确立了这一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将以前的人头税取消,并入了农业税中。这一制度的实行结束了地、户、丁等赋役混乱的现象,完成了人头税并入财产税的过程,彻底废除了自西汉以来的人头税;由于征税的对象是土地,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农业税:经过明代大学问家黄宗羲的研究发现,不论农业税怎样改革,到最后都只能比只前的收税制度收的更多,百姓的负担更为严重。这一定理最终被新中国吸收,最终废除了几千年的农业税。

一些历史小常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