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伺候好了。”
说完老鸨道声叨扰,继续招呼其他客人去了。这下老鸨走了,叶昭俭再让小四儿坐下,小姑娘是再也不肯答应了,回话也带着十二分的小心。叶昭俭也不强求,毕竟自己也只能保她一时,保不了她一世。要让老鸨恨上她,只怕今后的日子很难过。
继续闷闷的在楼下吃果子喝茶,过了好一会儿,叶昭校终于从楼上出来了。看这样是累的不轻,一手放在腰上揉个不停。不过另一只手却是闲不下来,在珂卿姑娘粉白的胸脯流连忘返。
到了楼下,叶昭校恋恋不舍的放开姑娘,附在姑娘耳朵边儿上淫笑着说了几句话,惹得珂卿姑娘粉拳横飞。
叶昭校拿出一小块银子吩咐侍卫中的一个去门口雇个小轿子。不一会儿轿子便到了,叶昭校拉着叶昭俭起身离去。
第一次坐轿子的叶昭俭不得不佩服古人的享受观念,轿子在两个轿夫手里稳稳当当,几乎没有任何晃动。叶昭校一上轿子疲劳感便如潮水般涌来,也不说话了,靠在轿子里很快就传出了鼾声。
叶昭俭正好踮起脚掀开轿帘对外面仔细打量起来。看的出来京师还是富庶,虽然有贫民区那种地方存在,可大街里纷纷嚷嚷的商贩,摩肩接踵的人群无不显示了这个帝国的强大底蕴。
小轿在侍卫指引下转了一个又一个的弯,穿过一条长长的胡同终于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轿子得落地惊醒了叶昭校,毕竟是少年,一会儿工夫叶昭校已经恢复了过来。侍卫将轿子掀开,叶昭校,叶昭俭两人依次出来。
只见面前一片气势恢宏的豪宅,上书十王府三个大字。叶昭俭好奇的问道:“哥哥怎么封了个十王,这名字好怪啊。”
叶昭校听到这话扑哧笑出了声,给叶昭俭一番解释。
原来本朝太祖出身贫寒,自幼吃尽了人间苦头。就跟现在的父母一样,年少时吃了苦,以后便不舍得让自己子孙吃苦。因此太祖广封诸子为各地藩王,以便子孙后代都能锦衣玉食。
此后,随着帝国不断的扩展边疆,现在的联络手段又慢,不少偏远地方根本估计不到。太祖之后的各位皇帝也效法太祖,将更多的皇子皇孙分封到边境或者偏远地区,以图加强对偏远地区的控制。
可皇子也是人,也是打娘胎里出来,也要从小长大,总不能生下来就去就藩吧。因此便形成了诸王年满十四岁出宫建府,一旦加冠便直接去就藩。
本来以前是每逢封王,便在京师和封地各建一所王府。可这些年边关战事不断,每年军饷财政都应付不过来。此外京师也地方有限,这么多王爷若是每人建一座王府整个京师也盛不下。
因此朝廷便将以前那些断了香火的王府统统收了回来,长安街就有七八座连在一起的。经过工部重新修缮后,将各座王府连在一起,命名为十王府。但凡没有成年又封王了的皇子皇孙都来这里居住,以后就藩后在封地再建王府就是了。
一席话听的叶昭俭涨了见识,不过这跟后世从以前独门独院到公寓的发展趋势倒有几分相似。王府大门虚掩,侍卫直接就推开了。因为十王府是多个王府拼在一起,因此进去以后还要穿过几条小道才能到叶昭校的府邸。
叶昭俭来的路上已经知道了自己这个哥哥被封为楚王,不过因为父亲是太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叶昭校就是以后的皇太孙,因此迟迟没有封地。
叶昭校的府邸是以前太祖第十六子秦王当年的王府。先帝时,秦王绝嗣,因此封地被收回,封号也被撤销了。
太祖时的皇子待遇远胜现在,因此先秦王府算是十王府里面规模最大装饰最为豪华的一个。看得出来,工部户部对未来这位皇太孙还是颇为看重。
皇子皇孙一旦封王,每年便有一万石的俸禄,此外开府时还有额外赏赐。像叶昭校这种热门皇孙自然领的更多,仅仅就府,宫里就赏了五万两白银,这也是为什么叶昭校如今财大气粗的原因。
第四章 “事”了拂衣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