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人们都忙着准备祭祖扫墓之事,陈漪华打算回乡一趟,张尧也住进了普济寺,为已故的父亲祈福祝祷,他向摄政王告假,若有差遣,柳霖可到普济寺寻他,趁着还没闭关,他求见摄政王,将办过的差事回禀一下。摄政王本想让张尧陪同,一起去西郊猎场附近的墓园查看父母墓地的情况,如今怕是不行了,摄政王也要去普济寺小住,为父母祈福,于是吩咐张尧转告,请住持方丈多打扫两间禅房出来。
陈漪华这边,她告别王府众人,坐上雇来的马车启程回乡。刚刚上车坐稳,陈漪华就隐隐感觉不对劲,正想借口有物品遗落,下车再考虑一番。不料车夫根本不给她这个机会,挣扎之际,那车夫在陈漪华的后颈上一敲,将她打昏,驾着马车走了。等她醒来,已经身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了。
这是一间柴房,陈漪华清醒之后见四下无人看守,决定逃跑,前院丝竹音律之声不断,调笑饮酒说话,自有热闹之处,眼下也无人会注意到这里的情况,是个逃跑的好时机,陈漪华看准机会,猫着腰开门出去了。后院有一片树林,也许穿过树林就能离开此地,陈漪华这样想着,便走了过去。走了好久,她似乎还在原地打转,陈漪华有些着急了,她便想找个人问问路,正在四下查看寻找有没有人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一道呼救的女声。陈漪华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妇人被蛇咬了,她吓得瘫坐在地,抱着腿呼救。只见那妇人风韵犹存,衣着暴露,一眼便知她若不是谁家的小妾就是青楼的老鸨之类。没想到还真让陈漪华给猜中了。
陈漪华幼时上山玩耍,也被蛇咬过,从被咬的伤口判断,此蛇应是无毒,她简单的给妇人处理了伤口,又搀扶着送她回家。可回去的竟是陈漪华刚才逃出来的地方。当她再次被关进柴房,她后悔不已,只能另想办法逃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陈漪华在柴房昏昏欲睡,前院,那妇人正在与为陈漪华驾车的马夫说话。此地是汝州的一家青楼,车夫也是杀手假扮,他被别人收买,要将陈漪华卖进这家名为百花楼的妓院。对方还说,不可善待陈漪华,调教打扮一番便让她接客,若不服管就往死里打。
老鸨带着一群打手去柴房看了陈漪华,言语间把刚才那人的意思透露给了她。陈漪华宁死不从,不等吩咐,打手们便冲上去想教训她,对方人多势众,不宜硬拼,陈漪华拿出绣花针轻轻刺了一下,几名杀手便倒地了。有时为了自保,杀人总是难免的,但陈漪华不愿损了自身的福报,因此她备了一套淬了蒙汗药麻沸散的银针带在身上,可防身,又不伤人命,一举两得。见此情景,老鸨也慌了,撂下狠话说她是逃不出去的,还是识相点认命的好。说完叫来其他人将倒地的杀手抬出去,留陈漪华一人在此好好想想。
夜里众人熟睡之时,有人打开了柴房的门。
“醒醒,醒醒”来人一手抬着半截蜡烛,一手轻摇陈漪华。
“啊!”突然见到一个陌生男子,陈漪华小小地惊叫出声,男人伸手捂住她的嘴,示意陈漪华冷静。陈漪华点点头,那人将蜡烛放在一旁的旧桌上,过来与陈漪华说话。陈漪华受惊,连连后退。那人道明身份来历。
“姑娘,你是摄政王府的陈漪华吗?在下石天赐,是盐运司经历。姑娘与张大人定亲时,我看见了。”石天赐的乡邻到京城办事,住的就是张尧订酒席的那家客栈,那天石天赐到客栈去看望友人,碰上张、陈两家为定亲一事欢聚一堂,他还驻足看了片刻的热闹,他见过陈漪华,所以知道她的身份。石天赐今年二十八岁,官任盐运司经历,秩从七品。
“您能认识我就好了,石大人,您快救我出去呀!”陈漪华仿佛看到了救星,立马向他求助道。
“不急,姑娘,我也出不去啊!”石天赐无奈地表示。
“话说回来,这里是什么地方?”要想办法逃跑,就得弄清楚为什么会身在此处?这位石天赐既然来找陈漪华,可见他知道些许内情。
“这是汝州的一家妓院——百花楼。”石天赐看了陈漪华一眼,回答道。
“青青楼妓馆?”难怪一进来,陈漪华就闻到一股人造香薰味儿,这种地方,有调笑奏乐之声也就不奇怪了。
“是啊!”
“不行,石大人,您一定要帮我,我不能待在这儿”陈漪华心中慌乱,迫不及待地想离开这里,她很清楚,再待下去就会有大麻烦了。可是石天赐一时半会儿也离不开这里,他之所以来找陈漪华,是与他的一个
第二十八章:危机(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