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5章 朱元璋:蓝玉,咱给你个封国吧。[1/2页]

刷视频:震惊古人 水光山色与人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305章 朱元璋:蓝玉,咱给你个封国吧。  
     【题目二:随着电影《哪吒2》的爆火,有人评价“五年前申公豹说‘39;;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一旦形成谁也挪不走,直到五年后,电影中申公豹没有怀疑是哪吒害他族人,而我却认为是申公豹灭了陈塘关。
     这时候我才明白,我心中已经有了一座大山。
     请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 . . . . .
     评论区:
     〖我很喜欢申公豹,记得那是一个下着暴雨的夜晚,妈妈背着发高烧的我去医院……〗
     〖可以把亲妈改成后妈,大家都觉得后妈不好、很恶毒,但她为了我磨破了脚,然后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从病床上醒来发现了守在床边睡着的妈妈,我看见累了一晚的妈妈双眼布满了血丝。〗
     〖床头还有一碗温热的白粥。〗
     〖结尾:妈妈背着发高烧的我去医院,好多人觉得我的作文跑题了,其实不是的,没人明白我,只有申公豹明白我,因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可以这样写:记得那是一个下着暴雨的夜晚,你们是不是以为,我又要写妈妈背着发高烧的我去医院,果然,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我来写,就是一直以为来接我的是妈妈,那天感冒了,我以为来接我的是妈妈,爸爸是一个冷漠的人,结果来接我的是爸爸,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
     〖我小时候写作文,如果写父爱,就写父亲教我骑自行车。如果写耐心,就写自己经过很久学会骑自行车。如果写成长中的一件事,那还是学骑自行车。〗
     〖真的很好奇,小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怎么大家全都写妈妈淋着雨带着发烧的我去医院看病?〗
     〖有那种作文书,基本上不是妈妈淋雨送我去医院,就是爸爸对我很严厉,然后我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知道了爸爸的辛苦,几乎全是这种优秀范文。〗
     〖我写我奶奶下雨天冒着雨浇地,然后老师说不真实,当时觉得他歧视我。〗
     〖暴雨的夜,高烧的我,严厉的爸,拼命的妈。〗
     〖我写作文,开始是柏油路、中间是土路、结尾是又是柏油路。〗
     〖我是两段土路,中间夹了一小段柏油路。〗
     〖所以你肯定没得过高分,开头和结尾很重要。〗
     〖开头要让人眼前一亮,第一印象很重要。〗
     〖结尾要点题,不管前面怎么瞎编,结尾一定要绕回题目本身。〗
     〖大家的万能公式是不是都是一样的?〗
     〖万能公式一共有九种。
     第一种:学车,不会,摔倒,父亲鼓励,学会了。
     第二种:发烧,母亲背着,下雨,摔倒,起来,去医院。
     第三种:成绩差,不爱学习,老师鼓励,深有感触,爱上学习。
     第四种:好朋友,误会,绝交,失落,道歉,和好。
     第五种:没考好,害怕,告诉,爸妈鼓励,信心满满。
     第六种:没考好,害怕,不告诉,爸妈知道,告诉,爸妈鼓励,信心满满。
     第七种:做错事,冤枉,伤心,绝望,查清原因,道歉,和好。
     第八种:运动会,摔倒,鼓励,爬起来,冲向终点,掌声。〗
     ……
     北宋,汴梁,茶楼。
     “看到没有,这就是答案。”
     “后人的万能公式就是绕到父爱、母爱、师长之爱。”
     “归根到底就是孝道。”
     “任何时候讲孝道都是无错的。”
     听到张小郎君说无错,李姓士子吐槽道:“虽然无错,可也无功啊。”
     “就如我们写策论一般,人人都知道要提圣贤道理,可……”
     古代科举也要写作文,也许是摘录一句圣贤语录问你怎么看,又或是问你对某件事的看法,亦或者对国家眼前的困难提出政策或方法来解决等等。
     现在写论文,要有文献作为依据。
     古代科举写作文,也要有依据。
     要么引用先贤语录,要么引用历代明君贤臣的故事或政策。
     比如问:如何解决百姓造反的问题?
     士子就可以引用孔孟语录,讲讲各朝的典故,然后回答一句:只要实行德治,使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百姓就不会造反了。
     回答错了吗?
     并没有。
     但回答对了吗?
     也没有。
     你连个具体方案都没有,嚷嚷着德治就能解决,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肯定不能算对。
     这样的文章,得不了高分,也得不了太低的分。
     这便是李姓士子如此纠结的原因。
     无功也无过,还怎么脱颖而出、高中状元?
     文采好的人,或用诗词、或用论说、或用骈文。
     更有甚者,居然用楚辞的文体来写作。
     同样是以德治为答案,很明显用这几种写的方式得分要高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TXT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如果恰好用的是主考官和官家喜欢的文体,更是……
     “李兄,你倒是心高气傲,你可知无功无过有多难?”
     “能有多难?”
     李姓士子不服气。
     张小郎君又道:“那便如刚才一样,一问一答,如何?”
     “自无不可。”
     “假设策论问:燕云十六州该不该收复,又该如何收复,你如何作答?”
     “自然该收复,收复自然……”
     张小郎君打断道:“且慢,该不该得看朝堂和官家想不想,若是与朝堂想法相悖,即便是再好的政策,你也不可能中状元。”
     “李兄,请接着讲如何收复。”
     “强兵备战。”
     “如何强兵?”
     “发展武器,训练士兵。”
     “士兵如何训练?”
     “武器如何发展?”
     “李兄总不能说一句发展火器,一路炸过去吧?”
     “发展武器,归哪个部门管?”
     “钱财、人手由何处而来?”
     “备战,粮草从何出?”
     “强兵备战成功之前,敌人若进攻,是和谈还是强行进攻?”
     “强军备战成功,又该从何处进攻?”
     “所需钱粮,是否需要加税?”
     “加税又该加谁的税?”
     “若是激起民变,又该如何处理?”
     张小郎君端起茶杯,浅饮一口,给李姓士子留足思考空间。
     待他如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的坐下,张小郎君才开口道:“李兄,现在知道无功无过有多难了吧?”
     “远的不说,若是在太宗朝,同样的问题在高梁河之前和高梁河之后,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唉,你说的对。”
     李姓士子也不争辩,只是嘟囔道:“只是不公平,科举应该规定大家都用同一种文体,这该有多好。”
     “哈哈,李兄你这是不擅长其他文体,若是擅长,真规定用某种文体,你又要嚷嚷着扼杀天性、不合圣贤道理了。”
     又有士子高声自嘲道:“哈哈,是极,若是让我规定文体,我就规定用大白话,不许咬文嚼字的用典故,看来人性本自私啊。”
     ……
     大明,洪武年间。
     “标儿,若是规定文体,北方可有胜算?”
     洪武朝初次科举,高中者几乎全是南方人。
     朱元璋以为有人徇私舞弊,亲自查卷。
     结果发现按照标准,还真不能说臣子舞弊,顶多只能算有点偏心。
     北方是真考不过南方啊。
     老朱一怒之下,把科举停了,又强行推动南方文人去北方教学。
     此刻,视频里的万能公式倒是给了老朱灵感。
     规定文体,大家用同样的方式做题。
     北方人又不比南方人笨,总不能这也考不过吧?
     “悬。”
     朱标摇摇头:“这才几年啊,还不够。”
     “再等等,洪武十三年再重开科举,刚好十年。”
     马皇后提议道:“分南北榜吧。”
     胡军版的电视剧《朱元璋》中有个情节:洪武科举因录取的皆是南方士子,朱元璋愁眉苦脸不知如何解决之时,马皇后提出分南北榜的建议。
     但其实,这件事和马皇后半毛钱关系没有,属于艺术加工。
     南北榜发

第305章 朱元璋:蓝玉,咱给你个封国吧。[1/2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