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抓鸡,老二杨国文说你可拉倒吧,你的鸡还是留着卖钱吧,我都带来了,两只呢!老三杨家文也说,他带来了一只大鹅,说是养了一夏天,都褪干净了,晚上可以炖酸菜。
老大杨新文走过来说:“鸡晚上做一只就够了,老三你那大鹅留着等妈生日时再做吧,先冻上。我拿回来鱼了,还有猪膀蹄啥的,今晚就够了。还拿了羊肉卷和青菜,留着明天吃火锅。”
一听不让杀鸡,老四杨时文当时就瞪起了眼睛:“你们拿是你们拿的,我这养了这么多鸡,不杀几只咋行?你们一家一只啊,走时都得拿着啊!”说着,拿一把刀就进了鸡舍,拦也拦不住。
杨母也过来凑儿子们的热闹,在后面说:“就让老四杀吧,都打算好了的,你们哥几个一人一只,还有巧珍的,可这丫头今年咋没回来呢?”
杨梦文也纳闷,大姐和姐夫怎么没回来呢?
做晚饭大家都上手了,除了水晶,谁也不让她进厨房,其实她也进不了厨房,一闻着厨房的味就想吐。杨母就让她在炕上和自己待着聊天。厨房里,老大和老四、老五媳妇忙活着做菜,院子里,哥几个又是劈柴又是担水,房门也敞开着,热气腾腾地冒着蒸汽。浓浓的年的味道飘散开去,引来隔壁杨梦文三姨和她二儿子的围观。
杨梦文看见,三姨已经老了,腰也弯了背也驼了,满头的白发,但精神非常硬朗。而二表哥抽着烟满脸都是笑容,和大哥几个聊来聊去。
正聊得欢呢,就听隔壁院里传来一声怒吼:“卖啥单呢?不吃饭哪!给我滚回来!”
二表哥又是笑了笑,转身就走,走出去两步又停下了,回头喊:“妈呀,回吧,叫吃饭呢!一会儿回去晚又唠叨了!”
杨梦文听出来了,隔壁喊的是二表嫂,出了名的惹不起。过去还没少和母亲吵嘴,不是因为篱笆就是因为鸡蛋,作为长辈,每次母亲都是让着她。
等三姨一走,杨梦文就问母亲:“妈,那院我二嫂还那么历害?刚才她那是骂谁呢?不知道我三姨也在吗?”
“唉!”杨母叹了口气,说,“你三姨呀当初对妈也是这个态度,现在她儿媳妇这样对她,可她连半个不字也不敢说。”
“那为啥呀?”杨梦文有些不理解。
“还不是为了她那个傻儿子?”
杨梦文却不明白,二表哥别看他平时整天一副笑脸,看上去像是傻样,但一点也不傻,因为从小就看见过他偷别人家的东西,如果傻,咋知道往自己家偷东西呢?
杨母这时又说:“你三姨呀岁数大了,都八十多了,人哪不能老啊!一老就完了,儿女们都不愿意养,你不在家不知道,前些日子那院开了个会,儿女们都回来了,最后是这么定的,各家都拿钱,老人呢就在这养!虽说得了不少钱,但你二表嫂也不愿意养啊!不知道将来妈到老那天会怎么样啊!”
杨梦文笑着说:“妈,您咋能和我三姨比呢,您到老那一天上哪个儿子家不行?”
“唉?老儿子你还真就别这么说,老话说得好啊,一母生九子,九子还个别呀!儿子行媳妇还不一定行呢?”
杨梦文看着坐在火炕上的水晶说:“水晶,你说说。”
水晶笑了,说:“赡养老人天经地义,但这不取决于别人,得看妈喜欢哪个儿子,喜欢上谁家。”
杨母乐了,说这话说对了,但将来谁家也不去,这大房子好不容易盖的,就在这屋里待着,不能动弹时再说。
外面,老大媳妇喊着让放桌子,说开饭了。
哥几个放桌子的放桌子,拿碗筷的拿碗筷,很快,一桌丰盛的菜就摆满了餐桌,杨梦文扶着母亲坐在正位上,哥嫂和孩子们也都坐了过来,满满一大桌子人。老三杨家文打开一瓶白酒给哥几个倒上,孩子们则吵嚷着要吃这个吃那个,好不热闹。
正在这时,就听院子里有人喊道:“都吃上了?也不等等我!”
众人隔着窗户望去,从院外走进一个人来,大步流星的,手上还提着大包小包,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赫然竟是老五杨代文!
第六十六章、杨时文养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