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这两个孩子所展现的忠孝都是当之无愧的社会典范。”
      朱元璋出言大赞。
      对这些传统美德,他从来都是大力提倡的。
      但在他手里,将这些美德融入到治国手段之中就有走入极端的意思。纯粹就是以此来禁锢思想,巩固统治。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这一套在后世是属于被批判的对象。
      当然现在还没有走入到那个极端里。按照如今大明的发展来看,他这一套也是行不通了。
      变革开始后,想要再禁锢思想那是完全不可能,所有人的眼界都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得更为开放。
      百姓也不在被束缚于一亩三分地上,也会放眼看世界。
      “爹,咱们对底层的贫困百姓也该有些政策出台了,总不至于国家发展了,百姓还吃不饱饭。”
      朱标对百姓比他爹要好得多。
      而如今随着天幕的潜移默化,所有人对百姓的看法也都有了改观。
      “国家发展放在首位,量力而行吧。”
      朱元璋并不反对,但碍于大明如今的国力并非可以无视一切。暂时也只能做到有限的政策倾斜。
      “嗯,这点儿臣知晓。毕竟后世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
      朱标也不是好大喜功之人,事情该怎么做他心里也有数。
      “这话说得好,我比贤弟高三尺,贤弟高我一昆仑。这小孩的精神财富确实高山仰止。别说同龄人,便是很多成年之人都不能与之相比。”
      李善长老江湖,不孝之人他也见多了。
      “是啊,百善孝为先,人若自己父母都敢不孝顺,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的?”
      朱元璋对不孝之人嗤之以鼻。不孝之人在他眼前晃悠,指不定他就一炮给打死了。
      “网络厉害啊,所有人都能为社会的阴暗面,为其不完善而发声。”
      朱标一面想着这东西的好处,另一面却也在想所有人都可以对时政抨击的话会是好事还是坏事?
      “说得也没错。如果孩子要靠吃剩骨来照顾患病母亲,这确实是社会的问题。”
      朱元璋虽然对老朱家的统治看得很重,但身为一国之主,谁的理想中没有一个天下大同盛世繁华?
      “陛下说得没错,即便政府能从经济上解决他们的温饱,但面对这样无法照顾自己的家庭更多的还是要有生活上的帮助。”
      胡惟庸当然知道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也不碍他说好听的话。
      “所以咱们在面对贫困百姓的政策上还是要灵活一些,尽量做到多方面去考虑。”
      朱标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难处。但有难处也不能不去做啊。大明总会一点点变好的。
      天幕画面转换。
      熙熙攘攘的学生们正在走出校门,而视频中是一位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在屏幕看不到之处,有一个口齿不清的声音正在说话:
      “你好好学习,就吃读书的苦。不要吃社会的苦。吃读书的苦是一阵子,吃社会的苦是一辈子。”
      一双长满老茧的粗糙的大手出现在屏幕上,握住了女孩的小手。他正在勉励着女孩要认真读书:
      “记住要好好学习啊,不顾一切的学习。”
      女孩子点头答应,她带着哽咽的声音回答说:
      “叔叔,希望您永远平安。”

第324章 世纪忠孝仁义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