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六章 船上的风暴[1/2页]

旅行体验师 石涧敲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晚八点,海面涌起白浪,
      一浪更比一浪高,
      天空中也出现了棉絮状和放射状的云,
      千里阵云,往往是风雨欲来的开始,
      但是在南极这种地方,谁知道这云是不是还跟北纬三十六度的情况一样。
      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两点,依旧水面平静,
      传说中的风暴并没有来。
      也许是一种神秘的仪式,船放了一场电影,名字叫katabatic,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装逼的单词,源于希腊语,
      具体来说,是一种在谷地形成的局部性下坡风,
      除了落基山和阿尔卑斯山的暖下降风和法国隆河谷地的冷下降风之外,
      极地这里常年暴风,也是因为南极除了有高度差之外,
      还有陆地与洋面的温度差,使冷空气收缩,密度变重,
      顾淼只记住了这个风暴的原因,但是却记不住这个单词,
      最后9个字母落在脑子里化为了keba土耳其烤肉的前四个字母。
      “放这个电影,是一种大召唤术吗?”华仔小声问道。
      电影本身挺无聊,在场的人基本都没在认真看,
      而且还是飞快的英语,听着很吃力,有心增加知识储备的顾淼也时不时的走神,
      “的天气预报只说是今天起风,没说今天什么时候起风。”顾淼小声说,“只要在23点59分59秒之前刮起来,都叫今天起风。”
      华仔悻悻的耸耸肩。
      自然界的风暴没有刮起来,但是船的综合厅里,却掀起了一场小型风暴。
      电影放完,又开了一场讲座,说的是南极磷虾,
      做为生物链的最底端,也是南极所有生物赖以维系生命的食物来源,
      本来,顾淼听着这个讲座也是有一搭没有一搭的,
      同声传译妹子翻译的时候,总是会漏掉一些什么,
      忽然,在冒出来了熟悉的五星红旗,
      顾淼一下子精神了,仔细听……
      教授说,chaistryofagriculture什么什么什么,
      同传没有翻译这一段,顾淼偏过头问她:“他说我国农业部怎么了?!”
      同传妹子似乎有些犹豫,
      旁边有一位美籍华人说:“他说农业部要进口两百万吨南极磷虾。”
      进出口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是前面说了半个多小时,全部都在说磷虾对南极生态很重要,
      无磷虾无南极,
      要保护磷虾,
      忽然就说有个国家的农业部要大量进口磷虾,
      怎么看,都是不安好心的意思,
      顾淼忍不住大声提问:“oaisrgestnuberofiorts?”
      虽然语法错的离谱,不过教授还是听明白了他是想问,华夏是不是进口数量最多的,
      教授再次表示,没有相关数据,
      卧槽,那凭什么把我国拉出来亮啊?
      “o,whyonlyha?!”
      教授说,只是举个例子,不要在意。
      顾淼以他悲催的英文水平最后强调了一句,华夏人口最多,进口数量不是最多,凭什么只拿中国说事,
      然后,教授也没理他,继续说自己的。
      弱国无外交,
      文盲无人权,
      其实在船其他的服务中,也能看出来,
      比如餐厅有部分服务员,对白人的服务,那叫一个体贴入微,而对华人则是过半天才响应一下。
      记得以前在网就有看过华人在国外受到不公正待遇,
      底下的评论有为其不平的,
      还有很多说这个人就是活该,崇洋媚外,谁让你跑到国外花钱,给人侮辱也是自找的,
      国外有什么好的,为什么不在自个儿的国家里呆着,出去干什么,外面的世界多危险,
      顾淼当初就觉得这些人莫不是从闭关封国的大清穿越来的,
      汉代就凿空西域丝绸之路,
      宋代元代的瓷器卖到了欧洲宫廷,
      清代的魏源就出了海国图志,号称近代睁眼看

第一百五十六章 船上的风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