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男子叫姓许字如墨,本是大宋人士,是一位因想博览天下而游历各国的夫子,而这些衣衫褴褛的西夏孩子均是些流离失所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因为战火或是已经亡故或是与之失散,许如墨沿途见他们可怜便将他们都收留了下来。
徐如墨将这些孩子带到位于西夏与大宋边境的少城镇中,准备在这里将这些孤苦伶仃的孩童安置下来,却不想西夏因为政变战争也变得更加凶猛,战火四溢很快便将这安详小城镇也吞并了。
徐如墨不愿让这些孩子再一次因战火受伤害,为了给这几个可怜的膝下孩童寻找活路,无奈之下他只能想着带着这一群孩子投奔大宋国。可谁能想大宋却是关门紧闭,不让他们有任何机会进入。他几次与边关士兵沟通,那士兵却害死油盐不进一般告诉他只能让他通过,而他带来的这群西夏孩童,因官府还下令不让他们这些西夏难民踏入大宋关口一步,只能留在关外。并且警告他,如若有人敢擅自闯入,便立即格杀勿论。
可如此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地,许如墨怎可狠心丢下这群孩子,让他别无选择,于是一同留在边关外。之后的日子,他们只能躲在边关城外的角落里,受尽风吹日晒,每日饥肠辘辘的向过往路乞讨些吃食过活,唯有盼着西夏这场灾难早日结束,界时便可将这些孩子送回故土,继续过姿态安然的日子。
“刚才门第一次打开时,哲别本想冲进去,可被我拉住了。”说着,许如墨将目光投向被子冥压住的少年,见他他用又脏又破的衣袖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许如墨知他定是心中难过,于是继续道:“你们虽是西夏人打扮,可衣着华贵,又能在大宋士兵的护送下这般堂而皇之的踏出大宋关门,定不是一般人,我知你们肯定是我们惹不起的人。所以,我便将哲别死死按住,让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那石门紧闭。”叫哲别的少年闻言眼眶再一次变红,双眼中尽是马上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但他最终还是将泪水忍了下来。
只听许如墨继续道:“可是没想到短短时辰内石门再一次开启,便看到你们出来了。”说着他将目光落在了穆瑾身上,他深深叹了口气“哎!事出突然,这次我却没拉住哲别,让他冲了过去,他本就想着趁乱混进城去,却不想因此让姑娘你受了惊吓。”
此时哲别将头深深埋下,一声幽幽的“对不起。”从他垂的方向传进了穆瑾的耳朵中,语气中却充实着他无法消除的哀伤与自责。
穆瑾听得心酸不已,脸上也露出心痛之色,忍不住对哲别问道:“明知进城便是死路一条,可你为何一定要进入这城内呢?”
哲别却是咬住嘴唇只字不再说,让上官烁等人看的都是眉头大皱,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般,就在子冥准备加重手劲逼哲别开口之时,刚才讲述这一切的许如墨却忽然双膝跪地呜呜哭了起来,他哀求道:“各位大人,求求你们绕了哲别吧,他就是个孩子,一切的错都有我这个老头子承担,要不是那日我不小心将哲别的弟弟弄丢,让他被人骗进城去,这孩子也不会这般执拗的想入城去啊,都是我的错啊!”
&nb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世态炎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