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2章 徐晃之叛[1/2页]

汉起 赤血萌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奉失去了营地,士卒四散,只剩下二千多人,又被朝廷指名乱贼,茫然四顾,信仰奔溃,不知前路向何方
      只是反复对韩暹重复:“悔不听,悔不听张杨之言,引豺狼曹操入室。
      如今回河东之路阻断,奈何,奈何?”
      韩暹:“不如投靠袁术!”
      杨奉:“起初偏向袁绍,坏了袁术大事,现在改为投靠,他会不会嫌我朝秦暮楚,将我等杀了?”
      韩暹:“大兄还不明白。袁家两个根本不想侍奉当今天子!否则哪轮到曹操?
      皇帝和董承也一定知道,否则在河东就已向魏郡而行!”
      韩暹一向是个大老粗,说出这一番话来令杨奉十分惊讶:“几日不见,不想贤弟长了如此见识?”
      “非我之见识!”
      韩暹拍了拍手,请出一人来。
      “多日不见,两位将军可好?”
      杨奉看来人相貌古拙,眉毛修长,胡须花白,一望即知气度,见之仿见诗书,大为吃惊:“万万没想到竟然蔡君亲至!”
      当即以弟子礼下拜。
      蔡邕略微拱手,生生受了杨奉这一拜:“杨将军别来无恙?”
      杨奉韩暹官职更高,也不觉蔡邕托大,只是心中暗赞:不愧是帝师。
      “蔡君来此,可是皇帝陛下有旨意?莫非要本将军束手就擒?”
      杨奉被指名叛贼,剥夺官职,心里憋屈,说话就阴阳怪气。
      韩暹:“曹操劫持皇帝,逼迫蔡师写檄文讨伐刘备,蔡师不肯,寻机走脱。”
      这套说辞真真假假,杨奉却信以为真,无他,蔡邕是刘备丈人,刘曹水火不容,杨奉及时无多少政治智慧,也肯定蔡邕没有亲向袁曹之立场:“蔡师何以教我脱此困局?”
      曹操在司隶兵力数万,杨奉韩暹没有天真到认为凭蔡邕一人凭三寸不烂之舌能扭转乾坤。
      蔡邕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十天前,我从张杨处离开。”
      杨奉韩暹相视一眼,都能看出脸上喜悦:“张杨可愿借道回河东?”
      蔡邕:“时值盛夏,大河水涨,曹操与张杨隔河相守,布防甚严,你们能不知不觉穿越百里到达河岸?
      就算摸着河边,哪里找船,游过去?”
      杨奉韩暹俱都丧气,剩下两千多残兵,可不敢与兵精粮足的曹军对垒。
      韩暹:“大兄,兄弟们无处安身,如何是好?”
      杨奉:“回河东之路。。哎,俱是荆棘。”
      蔡邕:“也不是没有办法。”
      杨奉:“请蔡公可怜我兄弟确对皇上忠心一片,救救我这两千余二郎,必倾身家以报!”
      蔡邕:“刘安东素有大志,且为人谦和处事宽仁,两位皆能战之将,麾下多善战之兵,何不往投之?
      有老夫做保,不缺二千石之位。”
      杨奉逍遥惯了,哪里想投靠?只是穷途末路,言不由衷地说:“早闻刘安东大名,只是中间隔着陈留颍川等郡,军乏粮草,路途遥远,投靠无门啊!”
     &nb

第702章 徐晃之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