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歼击15,飞鲨,因为归于苏系机体,西方将它称为侧卫d。编号为j15x,是一款全天候重型战术机,也是星尘集团在j11机体上发展而来。1999年3月正式定型,同年5月正式开始制造。于年底第一架验证机成功试飞,技术指标全部复合要求。
      j15x外型很像苏维埃联盟的su33战术机,这是因为星尘集团参照了沈阳飞行工业集团和成都飞行工业集团的集成记忆卡,其中记忆卡记载了联合中航集团一款新型战术机项目,这就是j15名字的来源。中航工业打算引进乌克兰的t10k3型原型机仿制,但研发缓慢,项目到1998年还处于图纸平面阶段。
      星尘集团研发部在讨论过后,决定不沿用原中航的设计思路,决定小范围借鉴其设计,绝大部分采用现有歼击11建造技术,并少量使用了歼击14验证机的相关科技。
      最后定型时,相比su33显得机体表面更加整洁,并采用了局部隐身设计,意思是将原来一些不需要或不适用的结构进行优化。虽然从外表看还有一些su33的影子,但性能特别是内置配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突出不同是,选择了集团自己的新型管制系统和强力的大推力发动机,以及采用新型材料各种电子设备,已经不能同日而语。要说su33在下线时是标准的第二世代,性能稍稍接近25的战术机,那星尘集团的j15x就是纯粹的第二世代后期巅峰产品,和苏维埃su35,su37,su47美制f15actv欧洲ef2000台风出于同一水平。而各种后期产的加强型机体,更是力压全部非三代机体。单机性能无限接近f22,在2001年一场模拟战中更是体现了这一点。
      量产计划共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27架。从2000年开始共生产了两个阶段共五十五加歼击15战术机,因为集团决策变化,后面三个阶段全部对外出口,并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
      除了先期制造的十余架验证机体装备集团试验小队外,其他共45架战术机分两个大队部署在集团本部,是奥雷瓦基地群重要的守备力量。
      型号:j15x(歼击15)
      类型:全天候重型战术机
      材料:骨架为795特种钢,周身高强度合金,驾驶舱重点防御加装陶瓷复合装甲。全周身电磁伸缩碳素带,机体全电控配置。
      能源:高能镁电池推进剂,四肢内置保形辅助电池组。
      动力【juunit】:au41复合推进引擎,整合涡轮风扇常规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射器。
      驾驶舱【管制单元】:j15使用国际上类似的视网膜成像显示系统,并在j11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管制,使操作更加简单。而且处基本显示系统外,还在驾驶员前面设置了三块显示器,为海信电子最新的ch2000显示系统,同步传输频率相当高,而且对驾驶员的辐射影响很小。
      电子系统:dxdzv2复眼高清全方位观测器,位于头部。
      ex51探测雷达,位于机体头部下方,内置一块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阵列。
      e73生物动态侦测雷达,位于头部内置。由于和歼击11一样同属于重型机范畴内,所以机体和头部内有充足的空间去装备各种电子设备,不会出现中型机因空间狭小,不能安装内定雷达的问题。
      iff敌我识别系统。
      d智能驾驶系统,该系统和固定翼飞机的自动驾驶仪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减轻驾驶员长时间任务的疲劳程度,系统能在额定920巡航速度下,进行自我飞行,并且有简单攻击程序,来执行一些简单的作战任务。
      特殊设定:取消歼击11的肩部横向火箭推进装置。

J1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