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仕山说道:“各位委员,先说说最近的工作情况吧。”
      这是例行党委会的既定流程。
      第一项就是由各委员汇报近期工作,然后才是讨论各项重点工作。
      李仕山说到这里就看向了李清波,那意思就是他先带个头。
      毕竟现在这些委员他都不熟悉。
      李清波也明白意思,立马答道:“那我先来说说......”
      李清波低头看着一份发言材料开始说了起来。
      李清波说完后,其他委员也开始陆续开始发言。
      等到所有委员讲话结束,李仕山简单地总结了几句后,会议开始了下一个议程。
      那就是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这才是党委会的重头戏。
      根据有关规定,党委会主要研究本单位和地区属于“三重一大”事项。
      对重大事项的研究必须提交党委会,不能以传阅的方式代替会议研究。
      “三重一大”事项是指重大事项安排、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
      李仕山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关于“修路”的各项事情的安排。
      包括了成立建设指挥部,项目负责人,资金如何使用等等。
      这些事情都必须要经过党委会讨论决定。
      哪怕李仕山是“一把手”也不能一个人决定,这就是规矩。
      这样就是说为什么当年董天健可以完全架空周全的原因。
      十三个常委,七个都是董天健的人。
      他就可以为所欲为。
      当然,党委书记也有杀手锏,那就是一票否决权。
      党委书记有权否决委员们集体讨论决定的议案。
      不过,这个权力也不是随便能使用的。
      要是你滥用这个权力,那就小心其他委员告到上级党委去。
      搞不好,一个“家长制领导,杜绝独断专行”的大帽子就扣在你头上,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一个相互制衡的模式。
      “一把手”的能力强不强,就看他对党委会的掌控能力。
      李仕山初到桦栎镇,还没有自己的根基。
      这半个月的调研已经看出了镇政府诸多问题,没有立马大刀阔斧地改革,就是这个原因。
      你想想,李仕山提出一个议案,就被委员们集体否决掉。
      这要是多来几次。
      他这个党委书记的威信就彻底被人踩在脚底了。
      李仕山让张伯翰先放出风,就是掌控党委会其中的一步棋。
      “这份方案想必大家以前提前看过了。”
      李仕山说着拿起桌上的材料晃了晃。
      他手里的材料就是昨天县委常委会上讨论的那份。
      昨天他回到镇里后,就让肖将同送到了每位委员的手里,便于今天讨论研究。
      “这可是咱们镇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的机会,为此县里给咱们镇拨了400万的修路款。”
      李仕山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看其他人的反应。
      结果,在座的委员们表情非常平静,没有一个人露出惊讶的表情。
第383章 冷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