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仕山看着唐博川跃跃欲试的模样,叹口气说道:“晚上我看完情况后,第一时间跟你说,好吧。”
      唐博川这才满意地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扒拉起饭来。
      吃过午饭,两人回到了唐博川办公室。
      一进屋,李仕山就拿起自己编写的那份机构改革方案说道:“趁着中午你还有空,我们再把方案过一遍。”
      “啊,还要过一遍啊,我已经很熟了。”唐博川忍不住抱怨起来。
      李仕山没有办法,只能用着哄小孩口吻说道:“我们就再过一遍好吧。”
      “明天过了常委会,你是要去向鲁书记汇报的。”
      “俗话说,干得好,不如说得好。”
      “咱们这是既要会干,也还要会说。这可是一个亮点工程。”
      在李仕山的计划里,这次的机构改革成功的话,那将是他仕途中一份含金量十足的政治资本,一个标志性的政绩。
      就像各种报告里经常提到的“五大经验”,即“枫桥经验”“晋江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和“后陈经验”。
      这可都是被官员们经常挂在嘴边,天天念叨的经典。
      再看这些地方的一把手后来都是一路高升,那可都是托了这些标志性政绩的功劳。
      李仕山当然想复制这个模式。
      自己这个机构改革方案可是凝聚了后世十几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
      只要有了足够的宣传,必然会再出现一个“桦栎经验”。
      到那时,就凭借这个政绩,自己和唐博川就够受用一辈子。
      就凭这个政绩,自己和唐博川就够受用一辈子了。
      李仕山又给唐博川鼓起劲儿来。
      “老唐,想想看,咱们这个方案要是将来在全国推广,所有的乡镇都按照咱们的模式进行改革,那是多带劲的事情。”
      唐博川听完李仕山的豪言壮语,沉默了片刻,幽幽地说道:“山子,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个改革可是精简机构,要是真的在全国推广,会有多少干部会因为你这个模式没了位置,少了权利。”
      说到这里,唐博川咂吧了下嘴说道:“只要一改革,就有干部骂你。全国那么多乡镇干部一起骂你,啧啧啧,想想就够带劲。恐怕也就大奸臣、大汉奸才有这待遇吧。”
      李仕山脸顿时就黑了,都快黑得发亮。
      他低头又看了看自己的方案,搓了搓牙花子,有些蛋疼起来。
      “擦,我怎么把这茬忘了。”
      ......
      晚上七点钟。
      鼻青脸肿的姜浩欣走出了卧室,打开了电视,准时收看起新闻联播。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是2004年3月……”
      新闻主播的声音在房间内回荡,为这个普通的客厅增添了几分庄重。
      正在厨房收拾碗筷的杨柳听到了客厅电视机的声音,立马就走了出来。
      她眉头微蹙,轻声责备道:“你都伤成什么样子了,还看电视呢,快回去躺着。”
      姜浩欣轻轻摇头,笑着说道:“

第406章 桦栎经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