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亲政,但新皇登基,他并没有完全的把控朝政,所以才让这些起义军有了可趁之机。但是等新皇完全能够把控朝政的时候,朝廷军和这些起义军正式杆上,胜负如何……我没有确切的消息,但我不认为起义军能胜出。”
“而且如果真的要投靠那一方,只看他们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远远不足,还是得看他们本人的性格如何,到底值不值得跟随。”甘遂补充。
北方犀角,传闻神勇无匹,是个能够以一当十的勇夫。
“既然是勇夫,一般情况下,恐怕都难以当起领袖的重任。武力过人者,难免会刚愎自用,这样的人,难以持久。”甘遂否认掉了这一个。
南方菱角,和犀角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他有些优柔寡断,很多人传言他看起来就是个柔弱书生的样子,娘们儿兮兮的,没出事儿前,就是一个还在娘怀里撒娇的娃子,根本不挡事儿,完全靠不住。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他确确实实的占领了三座相连的城池,呈掎角之势,互相支援。
虽然在目前的势力上,他比不过犀角,但凡是懂一天军事的人都知道,他这三座城池,可比北方的那位所占领的,毫无章法的五座城池要强得多。犀角虽然占领城池较多,但互相隔离,根本没法相互呼应,到时候就是被一个个单挑的份儿。远没有菱角棘手。
这倒是有意思了。恐怕,这个柔弱书生,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那他手底下,有什么猛将没有?”甘遂想搞清楚,菱角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到底是他的原因,还是以为他的手下。
三七说到:“有好几位。但这并不能否认菱角本身的问题,菱角能够用得好这些大将,就是他的能力。倒是那位犀角身边,除了他本人,没有听说特别能干的大将。”
“都是一样的人,一个手下没人可用,一个手下人才济济,这就只能是首领本身的问题了。”
倒是有些像古时候的项羽刘邦了,甘遂想,只不过现在的朝廷可不是苛政猛于虎的秦王朝。虽然官员腐败的问题一直存在,小问题不断,但是认真讲,在天灾爆发之前,整个国家的环境是非常平和的,百姓安居乐业,应该说是一个情况不错的国家。现在这些人趁着灾祸和皇帝驾崩的事儿赶在一起,趁势起义,能走的路实在有限。民心终归还是在朝廷的一方。
甘遂甚至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只要朝廷有心招安,他们这些起义军的大多数将领,马上就会冲着朝廷摇尾巴。
“你考虑菱角吗?”甘遂看向三七。按照他们的分析,菱角至少比起北方的那个犀角,要值得追随。甘遂声音有些紧张,生怕三七会一下子就应了下来。
还好三七没有叫他失望、
“如果没有我的原因呢?”甘遂突然发问。
三七想了想:“也不会。”
“这是为什么?皇帝那边的路走不通了,你难道根本就没想过追随起义军吗?”甘遂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唱独角戏,他一直以为三七想去追随起义军,是自己拖累了他的脚步,结果到头来人家根本就没有想过?!
三七连忙否认,生怕甘遂误会了:“没有,最开始是想过的。我甚至也给我的各位兄长提起过这个问题,当时犀角还没有打下现在那么多城池,我其实是非常中意他的,觉得他就像一个孤胆英雄。但是,现在再仔细分析了现在的局面,我觉得,这条路走不通。”
“你是说,这些起义军成不了气候?”甘遂说到,心里一喜,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唔,也不全是。虽然这些起义军确实是趁着多事之秋才生起的,但是想要灭掉这股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南方菱角喜欢稳打稳扎,他打下的地方都会严加防守,固若金汤。而北方犀角,更倾向于一个攻击型的起义领袖,他会一直针对朝廷军开战。如果这次补种没有跟上,即便到时候新皇掌控了朝廷,恐怕也难以形成有力的军队,对付这两拨人。”
甘遂很认可三七的分析,他对朝廷的局势有些过于乐观了:“看来,现在的形势倒是僵持住了,对每一方都没有明显的利益。”
“不会,”三七摇头,“不会僵持住。犀角坐不住的,他会不停的发起进攻。”
“那就希望朝廷不要把全部兵力都集中在对抗北方这位身上了,平白让菱角得了渔翁之利。”
40.第 40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