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七章[1/2页]

阴阳锏 王国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斜阳西下,春风扑面而至,范伟贤和陈佩瑶并肩行走在北山县城的街道上。在龙泉路口,陈佩瑶停下了脚步,两颊绯红,脑袋微微一偏,面带羞赧地说:“范伟贤,咱们去中心广场玩一会好吗?”
      “好啊!”
      “不但要玩,玩过后你还要送我回家!”
      “求之不得!”
      两个人再一次微微地拉了一下手,然后又闪电似的松开了。
      北山县城中心广场位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几何中心位置,呈环岛状。范伟贤和陈佩瑶缓步来到了中心广场,找了一张联椅坐下,相视一笑,满含深情地注视着对方。他向她讲述了心酸的童年经历,及凄惨身世。她向他讲述了在山东老家难忘的童年岁月。广场上,有好多人在放风筝,男的女的,大人小孩。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伴随着徐徐的清风在空中摇曳、飘扬。蓝蓝的天,暖暖的太阳。孩子们牵着风筝在广场上跑着、闹着、嬉戏着,玩耍个不停,大人们则手持风筝,仰望蓝天、白云、丽日,陷入了无尽的遐想和沉思之中。
      夜幕降临,天色微暗之时,他们来到了县委家属院门前,依旧是脉脉含情地轻轻牵手,依旧是低头羞赧地相视一笑。最后,两个人挥手告别。陈佩瑶走进了大院,范伟贤则迈着欢快的步子向北关村赶去。
      陈佩瑶蹑手蹑脚走进家门之时,母亲李霞则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伏在一个大铁盆前洗衣服。铁盆里放着搓板,李霞一手扶着搓板,一手撩起盆里的肥皂水将搓板上的衣服使劲地揉搓着。妹妹梦瑶正安静地坐在写字台前写作业。妹妹已经上初一了,和陈佩瑶同在城关中学就读。
      “今天咋啦,怎么回来这么晚?”李霞抬头看了一眼女儿说道。
      “放学后和同学在外面玩了一会儿。”
      “哦!饭在锅里热着,快去吃吧!”
      “嗯,知道了!”陈佩瑶快速取下肩上的书包,放在桌上,低头向厨房走去。
      县委家属院是一排排相连的独立小院落。每个院落都是两间平房,外加一间小厨房,一个小铁门。院子不大,大约有四五十平米左右,有闲情逸致的人家常会在院子里种些蔬菜、花草,但大多数人家还是堆放一些柴禾、煤球之类的杂物。陈佩瑶家的院子一半是菜园,一半堆着煤球。
      女儿佩瑶从小听话懂事,各方面表现都特别优秀,作为母亲,李霞很少说教她,只是尽力照顾好她的起居饮食,好让她在健康、祥和的生活氛围中长大。李霞虽是县委书记的妻子,头衔可为光彩照人,实际却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也是山东淮阴人,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后经人介绍与同乡的上尉连长陈志勇相识,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且生养下一双聪明伶俐的女儿。按照部队规定,连级干部是不能随军带家属的。佩瑶五岁那年,陈志勇所在的部队又奉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上了前线,曾一段时期与家里失去了联系。期间,李霞上侍候公婆,下抚养女儿,还要下地参加农业劳动,受尽了太多的劳累与辛酸。好在后来,陈志勇荣立战功,升任团长,转业到渭城市公安局担任政委,李霞和两个女儿的户口也通过农转非转到了他单位所属的街道办。一家四口终于告别了牛郎织女,相隔天涯、两地分居的生活。
      陈志勇到北山县工作之后,有几位县级领导都主动提出为李霞解决工作,结果被陈志勇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陈志勇说:我是县委书记,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便代表着北山县委的形象,如果我率先解决了家属工作,那下面的普通党员、人民群众又将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因为北山县的目前就业局势还相当严峻,城镇待业人员的比例居高不下,我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也不能因处事不公使我日后的工作陷入被动。
      就这样,陈志勇在北山县当了五年的县委书记,李霞也就随他当了五年的家庭妇女,经管两个女儿上学,照顾全家饮食起居。陈志勇则一心一意把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陈志勇一个月工资,三分之一寄给老家的父母,三分之一留作全家当月的生活费,另外三分之一积攒起来,以备两个女儿上学所用。他虽为县委书记,可家里的生活水平远远不及其他普通干部,饭菜清汤寡水,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一点肉丝。近年来,县城流行起了家电热,县委家属院许多人家都购买了彩电和洗衣机,唯独他家依旧守着五年前刚来北山时所购买的十七英寸黑白电视机,洗衣服依旧靠手搓盆洗。好在两个女儿懂事听话,从没计较过什么,做父母的也就心安理得。因为他们都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相比那些年两地分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确

第十七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