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故事三[1/2页]
茅山道士在校园
花落时分
“大爷,您真是见多识广啊!”
江思仰慕的眼神看着老校工,一脸情不自禁的说道,心中则是相当的无语,想打听点事容易么我,陪着介老头聊了三个多小时了,还没引导到正事上去。
偏偏老头说起话来还很兴奋,唾星四溅,三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依旧滋润。
压抑住心中的不适,寻思自己是在做救人这么高尚的事情,才算好受了些。想想王静一来,就吓晕了三个,自己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同时心中也有些疑惑,这王静身上到底有什么东西,我这都开了灵眼的人,都看不出什么玄妙,看来有机会要借天眼一观。
至于天眼的透视功能,江思也就不管不顾了,虽然茅山守则上有严禁利用天眼偷窥的准则,但这里是在救人,自然不在偷窥之列。
“我老汉活了八十一,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这日子可不是白熬的!”听到江思的赞扬,老校工满是褶子的脸庞笑成了一朵花,深深的抽了口香烟,眯着眼睛细细的体会了一番,那烟方从鼻孔的位置呼出。“想当年,老汉我还打过鬼子呢!”
听到这句话,江思顿时肃然起敬,八十年多的年纪,也确实经历了抗~战。京南沦陷,合城近在咫尺,又是交通要地,颇是发生了几场惨烈的激战。相对于现在动不动就砸日车的无知举动,那时节打的可是真鬼子。
注意到江思的表情,老校工笑的更开心了,咧开嘴,露出了几颗黄牙,摇摇欲坠。
笑了一会,老汉的声音忽而颤抖起来,一颗豆大的眼珠从眼角滚出,顺着褶子在脸颊上曲曲折折,渐渐消散:“那时节,虽然苦,可祸害咱的都是小鬼子,娘的死了也痛快。”
江思点了点头,心情沉重,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现在呢,自己人倒祸害自己人来,你看看,你看看,埋了多少好汉的地,说平就平了,守了几辈子的祖屋,说推就推了,还没地说理去,没地说理呀!”老校工愈说愈是激动,竟是直接站了起来,手也不停的抖动。
下意识的,江思也站起来,抓住了老汉抖动的手,那粗糙的纹路,裂开的缝隙宛如百年的老枯树的皮,生硬,没有一点温度。
半晌,老校工激动的情绪渐渐缓和下来,长叹一声,坐在了花坛边上,道:“虽然现在有了份工,收入比种地也多些,可地才是咱们的根呀,没了地,连脊梁骨都没了,好像又回到了旧社会!”
说的很是凄凉,委实,学校里的后勤处,指示起这些校工,那种颐指气使的感觉,不要太明显。
老人对拆~迁的倾诉,江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是城市化扩张进程中,带来的必然结果,至于对或者不对,看看美丽的湖滨新区,或许很多人都有了答案。至于美丽是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则不是他们需要关注的,他们也关注不到,或者有意识的不去关注。
毕竟,在汹汹的大潮前面,又有多少人能够自主的选择呢?
“是啊,这些人太可恶了,根本不讲道理,法~律!”
最终,在老人短暂的沉默中,江思忿忿的附和,“这美丽的外表后面,不知掩藏了多少罪恶、肮脏的东西!”
话题有些沉重,江思总算没有忘记和老校工套近乎的目的,趁着老校工一副深以为然你是我知己的情绪泛滥时,赶紧问:“大爷呀,这学校建成,您就来做校工了么?”
“是呀!”老校工的情绪得到释放,人也轻松了很多,“自打拆迁,我老汉就看着它建起来,说起来,都有七八年了!”第24章 故事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