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长沙太守张羡,得到孙策领兵前来攻打长沙的消息,自度兵少将寡,又惧怕孙策用兵神勇,只得弃了修、茶陵、安城、酃等十二县,将钱粮兵马都集中在郡治临湘,想要凭险自守。临湘地处湘江和长江交接处,背靠南郡和江夏郡,不仅城池坚固,还有水路为依靠,可以从后方筹措武器粮草,张羡料定孙策定难攻克临湘。
孙策领军,得了细作来报,遂兵分两路,一路偏师三万,攻略长沙各地;一路大军七万,直扑临湘城下。又将大军三分,一军攻城,一军围城,一军休整,轮番上阵,鏖战三月有余,云梯、冲车等等器具轮番上阵,损兵三千,却也没能够攻克临湘。
虽然没有攻克临湘,早就在孙策的事前预料之中,但事到临头还不免有些郁闷。他倒不是担忧别的,只是如今内外之敌都慑服在他的兵威之下,不敢妄动,害怕在他兵锋下,玉石俱焚。可他若是只要露出颓势,只怕他们都会纷纷露头,恨不得想要将自己给分食了不可。他不能败,也不敢败,甚至连如今久攻不克也让他隐隐担忧。一切都只因为自己占据江东只有区区几个月,根基虚浮,目前能够立稳脚步,都是建立在自己不断胜利的基础上。孙策心知,这很不正常,世上哪有长胜不败的将军,他也终归会有失败的时候。可是现在,他却不能败,他要为自己的势力争取时间。
正在这个时候,人报军营外有个叫桓阶的人求见,说是将军故人。孙策一听,大喜过望,撇下手中一切,急忙起身到营外去迎接桓阶。
孙策一出营门,就见一个身高七尺,面目方正,头戴汉巾,身着青色儒服,却如一杆标枪一样矗立的文士模样的人,立在营门口。他快步上前,一把拉住那文士的手,紧紧握住,热情道:“伯绪兄,好几年没见,可想死我了。当初承蒙你仗义直言,我父才能安然归葬家乡,大恩大德,策无以为报。还请入帐,痛饮几杯,聊表心意。”
原来这桓阶,乃是长沙当地大族出身。当初孙坚任长沙太守的时候,因为才华品德出众,被孙坚举荐为孝廉。后来孙坚兵败身死,桓阶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拜见刘表,请求为孙坚送丧。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就把孙坚的尸首、灵柩让他带走了。
大营内,桓阶和孙策讲礼已毕,按宾主落座,此时早有从人奉上酒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桓阶这才缓缓道明来意:“伯符,这次我来找你,一来是为了和你叙叙旧情,二来却是向你讨个人情,张太守为官不错,我等长沙之民深受他的大恩,还请您放张太守一马。”
“哦?”孙策闻言却是很奇怪,道,“如今我和张太守两军对阵,胜负尚且未知分晓,到了最后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伯绪兄为何要如此说。”
桓阶苦笑一声,道:“我不信伯符这么聪明的人还没看出来为什么,如今张太守苦守临湘,刘表只支援了些兵器箭枝粮草,以作守城之需。这样外无援兵的耗下去,除非伯符你主动撤兵,早晚这临湘还是要沦陷的。”
孙策却是奇道:“难不成刘表不肯派援兵?可在我看来刘表也不会这么傻啊!我分明探知江夏黄祖就重兵屯集在离临湘不远的长沙边境,只要跨过大江,就能够增援
第二十一章 三郡皆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