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如此‘酷政,激怒了许多江东本地豪杰。
随着榜文传至吴郡,引起了吴郡一位不甘寂寞的豪杰的注意。那人为人十分热衷于权势,为此结交了不少名士豪杰,私下里蓄养了不少门客。能言巧辩,待人热情,为人貌似仗义却是外宽内忌。身材中等,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却是下巴过短,让人不免有些局促之感。此人乃是故时吴郡太守许贡,曾经在吴郡历任都尉一职,在当地根基深厚。
许贡一看孙策榜文,心知自己机会来了。如此税收政策,简直是要掘掉势族根基,又如何不会引起反扑。这大汉朝廷,到了如今与其说是天子一人的天下,不如说是势族的天下。孙策如此不智,那我岂不是能够凭借吴郡深厚的人脉和威望,登高一呼,领导不满孙策的势族进行反抗。到时候,孤家寡人的孙策,即使再英武善战,也要落荒而逃。而我许贡,却是可以夺回失去的权势,重回自己太守的宝座。凭借势族的支持,就是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时候的许贡,满脑子只是要夺回自己失去的权势,全然不顾其中的风险。或者是他也看到了其中的风险,可在巨利面前,又哪里能忍得住。更何况,这一次又不是自己孤军奋战,他的背后肯定会有来自整个江南所有势族或明或暗的支持。
说干就干,在权势名利的驱使下,许贡派出了自己的门客四处联结对孙策不满的势族,暗地里招募本地的英雄豪杰。同时,也不忘了向四边的诸侯许诺拉拢,引为外援。虽然刘表、袁术之流,已经没有力气进行干涉,可他们自己日子不好过,也巴不得孙策内乱,损耗他的根基。就假装同意了许贡的要求,承诺只要许贡高举义旗,反抗孙策的酷政,他们一定会派兵倾力支援。就是刚刚即位,益州牧的宝座还没坐稳的刘璋,经历了刘表挑拨内部叛乱,后又起兵征伐益州,如今汉中郡又被张鲁割据,益州内部空虚,无力对外。也因为惧怕孙策,哄骗许贡举起义旗,反抗孙策的酷政。
许贡一看,四方诸侯都十分的支持他,不由的大喜过望。去联络江南势族的门客,也纷纷回来报告说:“江南各大势族都是纷纷支持大人您的义举,有的会在大人举事的时候,竖起义旗遥相呼应,有的愿意带领麾下部曲家丁,参加大人的义军,还有一些虽然惧怕孙策的威势,不敢明面上反抗,也愿意暗地里支援钱粮。同时,这些势族还劝说了不少江东本地有名的英雄豪侠,加入大人队伍,共抗孙策的酷政。”
许贡大喜,对左右亲近之人道:“最难得到的乃是民心,如今孙策倒行逆施,将民心推到了我们这边。我们现在只要不犯错,就一定能够让民心一直在我们这边。如此大好的情形,如果我们不夺取江南这片基业,那就太可惜了。”
于是,许贡就和各路豪杰,约定期限,私下制作旗帜,组织兵马,修治兵器,准备起事。
这一切本就在江东群臣的预料之中,虽然一直冷眼旁观,暗地里命令密探将参与此事的势族豪杰都记录在案,准备秋后算账。但也不会一直放任许贡准备妥当,再行举事。
江东文武重臣私下一合计,道:“如今时机正好,那些叛贼准备工作刚刚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而我们掌握的证据已经足够治他们的罪,差的只是将他们连根拔起。当前,我们应该密令潜伏在他们中间的密探,对他们进行举报,让我们有借口光明正大的查抄他们的罪证。到时候他们这些叛贼肯定惊慌失措,提前起事。如此,我们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众人对于这个提议都是点头称是,认为就按这个提议办
第三十七章 势族起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