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孙策手中有了钱粮,又兼且得了天子暗诏,心中起了讨伐袁术的心思。遂召集文武重臣于州牧府中商议。
主薄张纮却是摇头反对道:“如今江东叛乱,刚刚平定,人心不稳,主公虽粮草充足,尚需镇之以静,等人心安定后再从长计议。”
孙策扬手止言,笑驳道:“正因如此,才要出兵。那袁术料也必是如子纲一般所想,兵家有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此刻那袁术见我内乱,已然是放心调遣兵力,北上与刘备相峙去了。此刻其后方庐江兵力,据我密探所报,已然空虚。我等若趁机北上,又有大义在手,肯定是手到擒来,岂不比日后旗鼓相当,死伤无数来得强。”
周瑜亦是白衣羽扇,在一旁笑着点头,道:“伯符此言在理,战机稍纵即逝,万不可瞻前顾后,错失良机。且江南群丑,今已土崩瓦解,所余者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只需要各郡乡兵,严加防范,必不能为祸。况此战乃是以强击弱,取庐江如探囊取物。”
长史张昭一看,征伐庐江,已经势在必行,乃进谏道:“江南乱平,尚需仰赖主公虎威,坐镇威慑宵小鬼类。宜遣大将,出兵三万,方才适宜。”
孙策不听,众臣皆劝,方才从之。
遂以周瑜为帅,仍兼水军都督,水路大军,两路共讨庐江刘勋。
时袁术与刘表酣战方止,以大军屯于江夏,戒备刘表再兴讨伐,强夺江夏一郡土地。后又逢徐州刘备无故讨伐,见孙策内乱自顾不暇,起庐江之兵支援前线,想要一举击垮刘备。
不料,江南孙策大军忽至。
庐江太守刘勋空有拒敌之心,手上却是缺兵少将,无法抗拒周瑜虎狼之师。
兵乃将之胆气所在,如今胆气已丧,刘勋面如土色,惊惶不知所措。
其长史劝刘勋道:“今兵微将寡,不如降之。”
刘勋却如被踩了尾巴的猫,尖叫道:“什么?让我堂堂一个士人,向一个粗鄙武夫投降,岂不是日后为天下人所耻笑!”
长史见刘勋不同意,无奈一笑,心说都火烧眉毛了,您还在乎这些。可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端着人家的饭碗,只好又道:“那我们不如弃城北上,请袁公回兵夺回庐江。”
刘勋呛然道:“若是丢了庐江,我还有何面目去见袁公。事到如今,也只能北上。我和曹公有旧,可蒙他收留。”他说这话时,眉头流露出忧惧之色,暴露出他内心却不是这么想的,多是害怕袁术暴怒之下将他杀了以泄心头之恨。
周瑜伐庐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庐江全郡,将袁术势力从中间截断。
冬日正暖,天色苍苍,万里无云,一如碧洗。时有寒风,缓缓拂来,枯草翻折,凭添萧瑟。袁术却未被感染,只觉的麾下大军迤逦,威武雄壮,心中澎湃,豪气涌起。忽而,一骑自南方而来,马蹄得得作响,敲打在冻得结实的土地上,背后杏旗在猎猎寒风中招展荡漾。那一骑直奔袁术而来,沿途众人纷纷慌忙避让。那骑奔到袁术架前,翻身下马,拜服在地,道:“报!庐江军情急报,孙策偷袭庐江
第四十章 庐江失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