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妃听了伏皇后的话,心中慌乱恐惧。自古以来,臣子失去权势地位,还有能够善终的。可君王被废,多是横死,连带着她们这些攀附在皇权上的藤蔓也会被人铲除的一干二净。前鉴不远,少帝刘辩,不就是被董卓鸠杀的,他的皇后妃子,和她们身后显赫的家族,如今都已经不闻。
董妃急招父亲董承商议,请他暗谋曹操,设法除去此等权臣。董承听后,道:“女儿,非是父亲不愿意,实在是曹操势力巨大,朝野上下,不是他的亲戚,就是他的门下,手下大将更是掌握着许都兵权防务。父亲我势单力薄,兵寡将弱。”
董妃沮丧道:“难道我们就要坐以待毙,看着曹贼步步紧逼不成?”
董承道:“若要图之,非得集齐众多忠义之士的力量,才能有机会,如同当初司徒王允诛杀董卓一般,将曹操诛杀。还要以司徒王允之事为鉴,事后要靠天子威德,宽恩于下,分化拉拢,只追究那些死硬分子,剩余的不仅要赦罪,还有高官厚禄加以拉拢,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只是要办如此大事,非父亲我一人之力所行,非得说动这些心怀忠义的臣子才行。可他们畏惧曹操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又党羽耳目众多。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差错,生怕中了曹操诡计,误了身家性命是小,连累到陛下就万死不能辞其咎了。如此,非得天子降诏,他们才会相信我董承,跟我一起图谋大事。”
于是,董皇妃就将国丈董承的话告诉了天子刘协,刘协听完,对董妃道:“如今朕也只有国丈可以相信了,他日脱困,朕必定不会忘记佳人和国丈今朝恩情,生生世世永不相负。”
董妃大悦,尽心用力,二人密议,决定将诏书写在绢帛之上,缝于玉带之中,寻机赐予国丈董承,让他带出宫去。天子刘协当即咬破手指,血书于绢帛上,写完又偷偷盖上天子印信,交给董妃。董妃又觑机,独自一人,将诏书缝在玉带中,使其如常,无法分辨出其中藏诏。
而后天子将玉带系在身上,以董妃思念家人,召国丈董承入宫相见。又和董承说起从长安逃亡洛阳的经历,倍感伤怀之余,又回忆起国丈董承灞河边的救驾之功,感激之余就将身上穿着衣袍玉带赐予董承,悄指玉带暗嘱他回去细细观之。
却说曹操,自天子回驾许都后,埋伏在天子左右的耳目就不断的将天子小动作报告给他,供曹操和自己的心腹谋士郭嘉、程昱一起分析。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在谋划什么,但结合只言片语,和不断的动作,经过谋士和曹操自己的一番分析,就已经将事情八九不离十的给猜测出来。
谋士程昱一看,天子这是明摆的要致主公于死地,就建议道:“明公,天子不仁,就莫能怪我等不义。目前,我们还需要借着天子名义,号令天下。虽然奈何不得他本人,但这一次,我们就要借机把天子所有的党羽一网打尽,宁杀错莫放过,去除他的所有羽翼,让他孤掌难鸣,成为真正的成为孤家寡人一个
第四十八章 衣带血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