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邺城中,袁尚等人闻曹操领兵至,急与审配、许攸、沮授等谋士并文丑等将商议该如何应对。
文丑与颜良交好,一听曹操来了,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就对袁尚道:“少主,末将愿领三万精兵,趁他立足未稳,给他来个下马威,重挫曹军士气。”
袁尚听了,觉得很好,就问幕府谋士,道:“众位以为,文丑将军所言如何?”
沮授却是不同意,摇头道:“曹操善兵事,麾下多勇将,如今营寨未立,必然对我们多有防备。文丑将军此去,恐怕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为曹操所败。”
沮授为袁绍别驾从事,是袁绍的副官。袁绍出征在外时,掌管兵事。
如今沮授不支持,文丑的请战,必然是不成的。
袁尚见沮授不支持,就很尊重的向他问计道:“那先生有何良策?”
沮授道:“如今我们兵广,却只有五万精锐。曹操兵少,却都是精兵,且比我方精锐强出不少。根据前几场战争探明的信息,可以知道曹军军纪严明,士卒个人技能、列阵水平很高。彼等又有巨型行炮车,而我们的行炮车又被主公带走,使得城池不可依。若是放曹军入城进行巷战,则我军兵力优势无法发挥,易被他们用训练有素的士卒,列阵而战,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局面,使我们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为今之计,只有城外野战。以我军士水平,若列阵防御尚可,只要不被突破,打乱阵形,就能防守住曹军锋锐的冲锋。若列阵进攻,自身又列阵水平低,又面对曹兵这样的精锐士卒,必然无法维持阵列,只能靠着个人武技、勇气、意志进行厮杀混战。曹军则不然,以我得到的情报,曹军于两军混战中,虽然万人的大阵列无法维持,但却散而不乱,部以下,千人、百人的中小型战阵仍可维持。可以说曹军靠着战阵,在混战中有攻有守,能够局部以多打少,纵有兵力优势也无法发挥。可惜,此次曹操有行炮车,若列阵被动防御,必然会被动挨打,时间长了,可能导致军心士气崩溃。”
被沮授这么一说,袁尚急红眼了。这守城不行,列阵防御不行,主动进攻也是不行,只是徒有兵力优势,却奈何不得曹操。
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于是,袁尚就问沮授,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沮授道:“我们应该请主公带十万兵马立即回援,同时以攻代守,各以一万精锐骑步兵伏于东西二门,再以八万人马于南门外列阵。待曹操人马来时,我以八万人与其全力鏖战。待其主力全部被我吸引时,再从东西出伏兵,从曹军左右两翼后侧横击,打乱曹军阵脚,使其不得不与我全军混战,到时我军兵力优势才能发挥,击败曹军。”
袁尚觉得此法可行,就问幕府谋士,此法可行否?
此乃堂堂阵战之道,非得知兵之人不可。而幕府谋士大多不熟兵事,也想不出比沮授更高的计策来,只得查漏补缺,给袁尚出主意完善了一番。最终,还是依了沮授的办法。
邺城南门外,开阔地带处,袁、曹两方大军对垒。
曹操列以长矛营、射声营为前军,成横向一字长蛇阵,长矛手在前,弓箭手在后。中军以中型行炮车打头阵,身后是数个横向矩形长戟兵组成的方阵,两侧是纵向矩形长戟兵组成的一字长蛇阵。在中军的两翼,是骑步混合而成的
第八十九章 两军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