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果的贩卖生意还好。在进入腊月之前,耿家父子四人又赚了一些辛苦钱。
这期间,耿老爹估摸着新屋的房顶、后墙和隔间墙都已经干得差不多了,还停了几天蔬菜水果的贩卖生意,带领耿正兄妹三人和小青,将五间新屋的第一次屋内大胶泥也做好了。乔氏的情绪慢慢好转了,还专门做了两次红烧武昌鱼犒劳他们。22ff
‘七七是最后做的一个‘七,也称作‘尽七。古人说,做完‘尽七之后,逝者就投胎转世去了。所以,还活在世上的亲人们就不应该太多地想念他们了。当然,以后还会做百日祭、周年祭等,但相对来讲,到那些个时候,亲人们悲伤的情绪自然也就越来越轻松了。
那天,船老大派马车将乔氏母女和耿老爹父子接去江边为白百大做‘尽七祭奠。返回时,船老大亲自将五佰两纹银送到白家来。并且说:“以后,白兄弟的百日祭日和周年祭日,我还会派马车接送。”
乔氏母女一再谢绝,说:“千万不要再费心了,路不远,我们自己走去就行!”
船老大说:“这没有什么费心的,反正我和我那帮兄弟们也要祭奠的。”
临走时,这位实在够意思的船老大还一再吩咐乔氏,以后的生活如果有什么困难,一定告诉他。他中肯地说:“白兄弟的家眷,我会负责一辈子的!”
进入腊月之后,新鲜蔬菜相对少了不少,因此贩卖蔬菜的生意就有些惨淡了。不过,水果零售的生意倒还不错。耿老爹决定让三个孩子继续每天批发一些水果,多多少少倒卖一些;自己就抽这个时间,开始动手割制新屋的顶棚架和门窗了。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装顶棚,安门窗,以及屋内的石灰泥上面,即亮家了。等石灰泥干透了之后,再做一次全面的刷白处理,五间新屋就最后完工了。
得知了耿老爹的想法之后,乔氏又找到一个曾经帮助盖房的木匠老师傅那里借回来一套木工工具。
做这些木工活计之前,耿老爹专门渡江去汉口镇上跑了一趟。他估摸着,张老乡一家倘若顺利过了黄河继续往南进发的话,这个时候应该已经来到了。但结果却令耿老爹大失所望。当他寻找到张老乡曾经与人合伙开店的地方时,看到的仍然还是一片狼藉,根本就看不出来原先那些平房店铺的一点儿影子。而且,整个汉口镇街面上的行人很少。耿老爹向遇到的每一个人反反复复地打听着:“请问,您是否看到,或听到过有姓张的一家四口从北边过来了?”
每一个人都摇头,说既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这样,从上午一直打听到过午了,耿老爹感觉又饥又渴,就向一户人家讨了一碗水,就着水啃了一个从武昌镇烧饼铺买了带过来的干烧饼。啃完了烧饼喝完了水,将水碗送还并道了谢之后,耿老爹继续沿着不同的街道打听。一直打听到日头西斜,汉口镇上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问遍了,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看来,张老乡一家确实没有来到这里。
事已至此,耿老爹只能寄希望于张老乡在动身南下之前就听说了这里的水灾,压根儿就没有动身来这里。或者他在刚出发到达省城或者什么地方的时候听说了,就转身返回去了。至于那个可怕的梦,耿老爹当时虽然感觉有些蹊跷,也曾经伤心地泪流满面胸口发紧,但他现在宁愿不相信了。
耿老爹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什么呀,张大哥根本就没有南下,根本就没有走到黄河边儿!”
抬头看看,日头还有半杆子高。耿老爹又来到原先自家开的粮油零售店前,看到店铺门上的大铁锁已经锈迹斑斑的了;再看门上贴的那一纸留言,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了,但仍然还在;而那个没有了院墙的小后院儿还是那样敞着呢。再茫然地环顾四周,发现其他一切也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耿老爹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唉,可惜啊,昔日繁华的汉口镇如今萧条成什么样子了,这无主的房子快四个月了还没有人来拾掇使用呢。看来啊,我们当时果断地渡江南下是很正确的。”
又想一想,如果赶明年夏
第29章 耿老爹一诺千金完新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