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耿老爹和耿正兄妹三人在灯下商量:“这一转眼你们白幺爹过世已经四个多月了。现在,白娘娘和小青姐姐都已经能平静地过日子,需要咱们帮助做的事情也没有多少了,我看咱父子们还是继续南下得好。你们娘娘和小青姐姐孤儿寡母的,咱们这样长期住下去不是个事儿啊!反正这一带都很富庶,何必要非得在这武昌镇上发展呢?”
耿正和耿英想一想也是,尽管小青姐和东伢子的事情已经不会再有问题了,但寡居的娘娘和爹爹这样长期在一个锅里吃饭确实也不是个事儿。趁着现在还没有被人瓜田李下的说闲话,还是早点儿离开得好。22ff
于是,耿正说:“爹说的对,咱们还是早点儿南下吧!虽然娘娘和小青姐现在对咱们比以前更好了,但这样住着,我总感觉很别扭的。”
耿英也说:“就是啊,咱们还是早点儿离开得好。这里总归不是咱们的家,不能老这样累害可怜的娘娘。再者说了,咱们这样住着,娘娘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她怎么再寻找自己的老来伴儿呢?”
耿直则有自己的小算盘。只见他眨巴着一双很逗人喜欢的大眼睛,小声儿说:“爹,我也想走呢,要不娘娘又说要我做她的伢子可咋办呀?娘娘虽然对我很好,可我是爹和娘的儿子啊!”
耿老爹摸摸耿直的头,斩钉截铁地说:“好,咱就这么定了!明儿个吃早饭的时候,我就和你们娘娘商量刷新屋的事情。刷完家,咱爷儿们就走!”
在第二天的早饭桌上,耿老爹对乔氏说:“兄弟媳妇啊,我的身体已经完全复原了。依我看,今儿个就开始刷新家吧!等刷完了家,我想带三个娃娃再往南边走一走呢!”
乔氏和小青听了,都呆在那里忘记吃饭了。
看耿老爹和耿正兄妹三人都停止了吃饭在等着姆妈回答呢,小青心直口快地说:“耿伯伯,您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呢?我保证以后不会再惹你们生气了!”
乔氏也说:“不是说好了就在武昌镇上开店的嘛!这里条件好,开个店容易发达啊!”
耿老爹说:“嗨,青丫头啊,你说啥呢,伯伯怎么会生你的气!兄弟媳妇,是这样,我想好了,还是继续南下吧。反正这一带都很富庶,在别的地儿开个店照样可以发达的。再说了,这武汉三镇水患多,我们可实在是再经受不起一次大洪灾了。而且啊,我们父子四个都是旱鸭子,最好还是找一个离水远一点儿的地方立足吧!”
乔氏说:“可是,这自古就有‘若想富,沿江住的说法啊!”
耿老爹想一想,说:“可不是呢,这也是我们首选汉口镇的理由啊!可是,武汉三镇确实比其它的沿江城镇更不适合我们这些旱鸭子生活啊!我想啊,还是另找一个水患少一些的富庶地方发展更妥当一些!”
看着乔氏母女俩人呆坐在桌子边上不动筷子,耿正兄妹三人也吃不下去了。毕竟,这半年多以来,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确实是真心相处来着。而耿老爹自己又何尝没有离别的那份不舍呢?白家母女俩是在自己父子们最困难的时候收留了他们的啊!而且,不幸寡居的乔氏是那么善良,那么善解人意!尽管她对自己一往情深,但一旦得知自己仍有家室,日后还要返回故乡与妻子和幼女团聚时,就完完全全地收起了那份隐藏在心底的情,仍然还像先前一样善待自己和孩子们;再则,尽管白家母女俩已经明白耿正绝对不可能做他们的女婿了,但那份慈母情和姐弟情还是那样的感人……
但是,耿老爹心里非常明白,是时候必须果断地带着孩子们离开这里了,而且越早走越好!若要再这样住下去,非但帮不了白家的什么忙,而且只怕是会给乔氏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了。耿英说得很对,小青将来成家之后,她还得有自己的生活啊!
想到这里,耿老爹爽快地说:“喏,大家快吃饭!吃完饭,咱们就动手干了。这个活儿不是多么费劲儿,比起亮家来,容易多了去了。”
乔氏用手绢擦擦眼睛,轻轻地说:“耿大哥,你不用带娃娃们刷家了。你不知道,我和小青她爹当初急着盖这些房子,想的是你们父子们住一间房子太憋屈,盖一些大房子先给你们住的。既然你们现在执意要走,这两间老房子已经足够我们娘儿俩眼下住了。等青丫头什么时候成婚的时候,再让他们自己刷吧。若是早刷了不住人,过些时间也就不新了。你说呢?”
耿老爹问:“这么说,你和青丫头是不准备现在住过去的了?”
乔氏摇摇头,轻轻地说:“不,我是永远也不会住那些新屋的。我要一直住在这个老房子里,这是我和丫头她爹住的房子……”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大家只能含着眼泪吃完这顿早饭。
看大家都不再吃了,小青和耿英收拾起碗筷端到灶台上去洗刷,乔氏却仍然坐在圆桌边上没有动。耿老爹见她没有动,也就没有动。耿正和耿直也不好离开,或者说是不想离开。于是,大家继续坐在那里说话。
耿老爹说:“走之前,我想去码头上看看船老大,还想再祭奠祭奠我白兄弟。”
乔氏无声地点点头。
停一停,乔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细细地看看耿正,又拉过耿直来,攥着他的手问耿老爹:“你准备哪天带娃娃们走?”
耿老爹问:“你说真得不用刷家了?”
乔氏又无声地点点头。
耿老爹轻轻地说:“那我们今儿个上午就到码头上去,明儿个一早就走。”
乔氏还是无声地点点头。
碗筷洗刷完了。乔氏还坐在圆桌边上没有挪动的意思。
耿老爹对小青说:“青丫头啊,来陪你姆妈说会儿话吧,耿伯伯要带你弟弟妹妹们到码头上去了。”
小青说:“去吧耿伯伯,有我陪着姆妈呢!”
耿老爹、耿正和耿直都站起来准备走了。耿英过来攥攥乔氏的手,轻轻地说:“娘娘,那我们去码头了啊!”
乔氏终于说话了,但声音很沙哑,很吃力的样子:“早点儿回来啊!”
耿英忍着眼泪,尽量平静地“唔”了一声,就赶快跟在爹的身后出屋去了。
父子四人进了东屋。耿老爹低声对耿英说:“多带点儿银子吧,我们回来时顺便买些东西。”
耿正说:“我想带上二胡。咱们要走了,我想给远在天国的白幺爹再拉一段儿曲儿。”
耿老爹说:“带上吧。今儿个,咱们每人都给他拉
第40章 耿老爹决定离武昌[1/2页]